当前词条:玛驰评测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最开始让我记住March这款小车,是因为感应智能钥匙和它的多功能方向盘,在2002年第三代March刚上市时,这还是非常新颖、少有的配置,竟然能够出现在这样一台入门级的小车上,真的让人感觉有些不同寻常。于是,记住了这台在欧洲叫Micra在亚洲叫March的日产小车。
八年了,我没有忘记March,只是到今天它有了自己的中文名字——玛驰。在北京车展现身的第四代玛驰并没有像第三代那样强烈的打动我,也许是因为它变得有些保守的外观设计;也许是因为在新一代玛驰上没有了开创性的亮点配置。不过至少它已经来到中国,不再是可望不可求的“外国人”专属。
对于玛驰近三十年的历史中,最能打动人心的还是最个性、经典的第三代玛驰。而到了目前的第四代车型,日产对玛驰的定位发生了改变,由针对个人用户改为针对家庭用户;由针对日欧市场改为针对全球市场(具体见第四页Q1)。在车型平台上,这一代玛驰改用了全新的V-平台,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减轻重量的基础上提高了车身刚性,这对于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和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第四代玛驰虽然变得比上一代更加稳重了一些,但仔细观察还是发现在它身上依旧还有着几分俏皮和可爱。贯穿前后的饱满设计线条,相比很多三厢车要显得更加敦实可爱。
因为延续了四轮四角的设计理念,车身长度仅为3779毫米的玛驰,轴距为2450毫米。相比之下,老飞度长4300毫米,轴距与它一致。
高配和低配在外观上的差异并不多,但是还是很容易辨认。在前面看有没有雾灯;在侧面看门把手是否与车身同色;在后方也是看尾箱盖上的把手是否与车身同色。
高低配置的轮胎外观第一眼很难分辨,但是高配是铝合金、低配是钢轮毂加塑料面罩。而且宽度也有10毫米的差异。因为还是试装车,我们在两款相同的配置等级的玛驰上看见了两种品牌的轮胎,分别是玛吉斯和邓禄普,最终选取哪个牌子只能等到最终上市时才能确认了。
内饰的设计与外观保持了一致,同样的圆润饱满。特别是圆鼓鼓的副驾驶侧中控台非常可爱,女孩子应该会更加喜欢这种设计。
但是在配置上,玛驰上没有太多能摆弄的玩意,不出几分钟你就能把看见的所有配置摆弄明白。也许这对于喜欢简单的人而言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不过喜欢捣腾的人会觉得有些单调。即便是高配车型,中控台上的音响、空调面板也完全一样。
不过在高配车型上多了智能钥匙、一键点火开关、反光镜自动收折按钮,还有可4/6分开放倒的后排座椅。虽然也就这几项配置,但是这其中的价格差异却低不了,对于非左即右的购买选择,买车时还真得仔细考虑一番。
也许这在十万元以上级别的合资品牌中比较常见,但在玛驰上是作为全系标配,就性价比来说还是不错的。从实用的角度讲瞬时油耗显示、保养里程提醒,后方倒车雷达提示,这是非常实用的功能,而生日提醒、纪念日提醒这类的提示,则是娱乐意义更浓一些。
玛驰在空间表现上很出色,特别是前后头部空间非常宽阔,这让坐在车里的人不会有压抑感。全系标配的织物座椅的支撑性和透气性都很不错,只是不如真皮座椅感觉显档次。
在配置上玛驰谈不上有优势,但是做工和用料值得肯定。接缝均匀细密,方向盘拨杆的控制手感与高端日产车一样有质感,中控面板上的按键回弹力度也都很舒服。车内的塑料件很多,但是触摸手感还算不错。重要的是车内没有任何异味,当然,这是台4月份就已出厂的试装车,是否是因为时间的原因让这些异味早已散尽还是其本身就采用的环保材料,还有待我们去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