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词条:奥迪a3评测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3月31日,2010年奥迪科技日的最后一天,厂方还特意安排了奥迪A3的试驾,虽说体验时间只有短暂的十多分钟,不过相信有不少新车评网友,对这部未进入中国市场的“陌生”奥迪车很有兴趣,那么通过此篇初评可对奥迪A3有个初步的认识。
作为高档A级车细分市场的开创者,奥迪A3已经成为奥迪品牌年轻化运动车型的代表。如今,奥迪A3系列已发展到第二代车型,期间经历多次改款升级,产品阵容不断扩充,全系产品除了经典的A3三门车型,还包括五门的A3 Sportback、软质顶棚的A3 Cabriolet、S3和S3 Sportback。
与此同时,奥迪更将高效与环保的造车理念融入到新A3身上——动能回收系统以及智能停车熄火系统都是全系标配,这两套有效减低能耗的系统为奥迪A3在减排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另外,目前奥迪A3可搭载的发动机多达11款,且全部都是奥迪最新技术水平的高效环保发动机。其中汽油机7款,柴油机4款。此次奥迪特意从德国运来中国展示的车型,有搭载1.4TFSI和1.8TFSI汽油发动机,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如果奥迪A3未来引入中国的话,将会选择这些动力配备,此外还可能引入使用1.6TDI柴油发动机的A3 Sportback车型。
三门的A3与五门的A3 Sportback前脸造型一样,虽为紧凑型车,但也采用了“大嘴”家族式进气格栅,边上注入了镀铬装饰条,显示出豪华的一面,加上近年奥迪流行科技感十足的前大灯,配合日间行车灯,这就是最新改款的奥迪A3。
转向灯内置在后视镜上,整个侧面更加整洁,腰线从前到后微向上延伸,而高腰线更赋予A3强力的运动感。车顶比较平直,气流可以更快地通过车身,使得风阻尽可能的小。D柱的宽厚比例运用使得车辆侧面前后比例匀称,不会出现前重后轻的感觉。
尾部设计较为简约,除了组合式的尾灯别具看点之外,其他曲面都没有作太多的勾勒,甚至连原厂小型扰流板都是造得那么不显眼。
总之,由于国人对奥迪实在很熟悉,奥迪的设计差异又实在是小,除了新鲜的两厢形态之外,看着A3总觉得很熟悉,也显得老实。
作为一款紧凑掀背车型,A3的车身尺寸与同级对手相比并不突出。其长宽高分别为长4215mm(3门)/4285mm(5门)、宽1765mm、高1420mm,轴距达到了2578mm。在实际体验中,除了后排头部略显压抑空间不足外,其他位置的空间都达到让人满意的水平。
虽然售价在自家家族当中是属于较低的一类,车厢氛围也没有A4L豪华,但老实说,这批专程由德国运来的A3做工的扎实工整质感比国产A4L都要好些。
上深下浅的配色贯穿车厢,最容易变脏的地方全用黑色覆盖,显出奥迪贴心的一面。车上所有按钮质感都很好,没有任何松垮的迹象,不过像电控车窗以及空调系统部分的按钮不够“顺手”,这是按钮的布局位置带来的问题。方向盘集成全部电子控制,当然行车电脑也少不了,仪表盘很整洁,黑底白字清晰易读,但很平淡,一副大众车的样子。简单的织布座椅软硬度适中,透气效果也良好。
集成MMI系统的导航未能体验,原因除了全部为德文以外,最重要的是没有中国地图,就算能搜索到导航卫星也无补于事。在导航显示屏旁边的是车载电话,这个装备在欧洲非常流行,但在国内由于使用习惯的不同,应用率不是很高,基本成为摆设物。
其他配置,如自动大灯、ESP、自动空调系统、停车辅助、主动转向大灯都配有,更高配车型还有BOSE音响,显示豪华品牌出品应有的装备水准。不过,储物格设计就不是很理想,前排座椅表现得还不错,但为后座服务的储物格设计为零,这跟奥迪A3设计年份较早有关系,真要进入中国市场的话,这方面需要改进。
智能熄火/启动系统(有厂家将它称为i-STOP)是一种专为减少排放,降低能耗的装置。它通过车载电脑(ECU)判断车辆停止状况来确定关闭或启动发动机。目前国内具备这种功能的车型大多为混合动力车型,而普通发动机的车型目前只有Smart一家。
当日试驾的奥迪A3全部都配有此项系统,手动挡和自动挡车都有,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都有。让这个系统生效很简单,手动挡操作方式是在即将停车时把档杆回位到空挡,然后踩下离合踏板,等车完全停下来,松开离合踏板,此时发动机马上熄停;而自动挡就更为简单,直接把刹车踏板一直踩着不放,等车停定后约1秒钟,变速箱把挡位自动切换到空挡,发动机随即熄停。而启动也非常简单,手挡只需要再次踩下离合踏板即可,自动挡则松开刹车即可。
在同场多款A3上实际体验,停车熄火反应极为灵敏,奥迪称反应时间达到0.25秒,以人的主观感受基本没有熄火延时的感受,而发动机启动的时候,除了点火声音稍微明显(跟上车手动点火的声音一样),没有什么明显的震动。按奥迪技术官员提供的数据,在这个系统帮助下奥迪A3的油耗每百公里最少减少0.2L。
如文中开头所说,奥迪A3配有多达11款不同排量、不同型号的发动机,从最入门的1.6L自然吸气发动机到2.0缸内直鹏涡轮增压发动机,覆盖面非常宽广,可以说能满足不同消费者对动力的需求。但如果A3真要进入中国,最有可能引进的应该是1.4 TFSI、1.8 TFSI以及1.6 TDI三款发动机了。
目前装备在A3和A3 Sportback上的1.4升TFSI发动机在5000转时输出最大功率92kw(125PS),在1500转至4000转可输出200Nm的最大扭矩。
A3的1.4T也匹配7前速的双离合变速箱(奥迪称为S tronic),目前还不确定奥迪这台双离合变速箱,跟大众高尔夫1.4T的双离合变速箱有多大区别,但从厂方标出的数据来看,两车的性能没有很大差别,奥迪A3的0-100km/h加速成绩为9.3秒(A3 Sportback车型为9.5秒),大众高尔夫1.4T为9.5秒。
1.8升TFSI发动机在4500-6200转可输出最大功率118kw(160PS),在1500-4500转可输出250Nm的最大扭矩。这款发动机也匹配7速S tronic双离合变速箱,厂方标出0-100km/h加速成绩仅为7.7秒,最高车速可达222km/h,已颇有性能车“风范”。
大众TDI柴油发动机在欧洲市场使用广泛,除了动力充足,还有油耗低、二氧化碳排放低的优点,与之搭配的5前速手动变速箱也是功不可没(汽油发动机匹配6前速手动变速箱),奥迪为它的齿轮比重新优化,除了更能发挥发动机的动力之外,在节能效果也有相当出色的表现。奥迪A3的1.6TDI车型的综合油耗只有4.4L/100km,比奥迪A3的1.4TSI的综合油耗5.3L/100km还低(本来1.4TSI就是台油耗出色的汽油机),二氧化碳排放仅为116g/km(国产1.4TSI的二氧化碳排放为155g/km)。
虽说TDI柴油发动机非常先进,如要引入国内仍然有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那就油品。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奥迪科技日活动所用的柴油,均由外国运输进来,可见厂方对国内油品的谨慎保守态度。
因为此次奥迪的活动主题并非试驾,所以笔者只是短暂地试驾到了1.6TDI与1.4TSI。
先说说A3的驾驶感受。底盘悬架的支撑力很足,高速连续过弯侧倾很小,整个悬架设定偏硬,符合运动性能的需要。方向盘使用了电子助力,低速行驶非常轻松,可是到了高速因为方向盘却没有明显地加重,稳当直行的信心略差于高一级的A4L。这种高速不够稳重的感受,可能与奥迪A3转向的一个功能有关系,为了降低油耗,这套电子助力系统在直线巡航时会自动休眠,从而减少转向系统的能量损耗,降低了发动机的负荷。
再说1.6TDI发动机,得益于柴油机的“先天优势”,最大扭矩在很低转速就爆发出来,从挂上一挡离合器踏板松开那刹那就感觉明显,不用踩油门就可以轻松起步,即便是利用发动机的怠速动力,都能在城市拥堵路面上轻松行驶。这种大扭矩优势在爬坡路上表现更为突出,在一个上坡路面,也不需要任何油门,利用怠速即可轻松爬上去。不过柴油发动机的特性依然存在,因为柴油发动机的转速范围有限,激烈驾驶的换挡动作会更多,如果真想享受高转速的激烈驾驶快感,还是选择汽油机会更好。
1.4TSI车型试驾到手动挡,匹配的6前速手动变速箱的齿比设定得非常好,每次换挡的动力衔接都很顺畅。另外,大众的这台6前速手动变速箱很有驾驶享受,让人很乐意甚至迷上换挡,不过也有影响驾驶心情的地方,就是油门踏板与刹车踏板之间的落差不便于做更加高级的跟趾动作,有点遗憾。
这台6前速手动变速箱,挂上一挡行驶,低转速扭矩虽没有柴油机表现这么抢眼,但也只需要给一点点油门就能顺利起步,不会有顿挫感,即便是新手开着它,也不容易出现尴尬情况。直线加速起步没有柴油机那么迅猛,但由于汽油机更有“后劲”,只要转速超过4000转,感觉比柴油机好上不少。由于1.4排量有限,即使有涡轮增压器的帮助,整个加速过程都没有特别明显的“爆发点”,试驾过程甚至曾一度不觉得它是一台涡轮增压发动机。
同样来到那条上坡路,这台汽油发动机表现就没有柴油机那么从容,柴油发动机可以轻松征服,但1.4TSI用轻油门爬坡到1/3处发动机就开始抖动,必须加大油门轰高转速才能顺利继续上坡。
1.6TDI与1.4TSI是两种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取向,如果让我选择,日常上下班倾向于1.6TDI,它除了带来更佳的燃油经济型之外,同时更适合城市走走停停的道路。周末远行就会愿意用1.4TSI,它给驾驶员的驾驶畅快感更好,与车架本身的搭配也更加默契,当然对于家庭用途,上述两款发动机的动力都已足矣。
从初步的体验来看,奥迪A3是一部颇有技术含量的大两厢车,整体显得朴实,像个低调的老实青年,让人隐隐约约看到了当年奥迪A4的影子。这跟奥迪目前在国内的产品显得有些“浮华”完全不同,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奥迪至今没有准备国产A3的最大原因,或许他日奥迪A3真的进入中国市场,到时候A3摇身一变为身着华服的“公子哥”,大家也不要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