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词条:斯巴鲁森林人2.5xs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虽然我同样对“最强悍SUV” 2.5T 森林人S-EDITION垂涎三尺,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想配备了全新一代发动机的Forester森林人2.5XS应该是更适合我们的选择吧。从北京到郭亮的距离不近,要跨越3个省级行政区,长途奔袭650多公里才能到达,若不是无意间在杂志社门口的公告板上发现了一个组织去郭亮摄影的招募单,我恐怕一辈子也不会知道它的存在。森林人轻快地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新一代发动机工作起来既平顺又安静,通过“减肥”和技术改进,它比以往的发动机降低了28%的摩擦阻力,再加上进、排气和冷却系统的改进,它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水平都比以往有所改善。我一边紧握着它的方向盘,一边憧憬着巍峨太行的雄壮景象……森林人均衡而舒适的驾乘特性让我的思想可以开开小差,而不需要全神贯注地去驾驭车辆,当它以120公里/小时的巡航速度闲庭信步时,我的心不知疲惫,早已飞向那大山深处了。
“旅游就是从你乏味的生活中离开,去体验别人乏味的生活”身边的摄影师竟用如此语言来概括旅行的意义,这话千万别说给陈绮贞类型的文艺女青年听,否则定被人家冷峻的目光鄙视得体无完肤。不管怎样,能走出去体验不同的世界,应该是件幸运而幸福的事,否则古人也不会得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结论。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有太多“水泥森林”之外的世界值得我们探寻了,而每一次行走,都将促成我们人生中一份独特的感悟。
斯巴鲁森林人
8小时直抵太行深处
生活在平原上的人们永远也无法理解山民生活的艰辛,祖居绝壁之上的人们也永远想象不到鱼米之乡的富庶。当我驱车近8个小时,由首善之都来到郭亮这个位于太行深处的山村时,眼前的景象让我始料不及。此行之前,太行山之于我只是地理课本上那小小的一张地图,而越接近郭亮时,我就越发领略到它的雄奇。郭亮位于河南辉县西北60公里左右的绝壁之上,此处的太行,如拔地而起的屏风一样横亘在河北平原与山西高原之间,郭亮村所在地海拔1700米,村落一侧即是万丈悬崖。若不是近年来这里被当地政府开发成旅游景区,生活在郭亮的山民至今仍旧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朴素生活。“郭亮”二字听起来很像人名,而实际上郭亮村的得名也确实是由人名而来。据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期间,爆发了许多农民起义运动,而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农民领袖名为郭亮,他成功建立了农民政权。后来郭亮借太行绝壁天险与王莽作战,失利后不得已从会逃寨败走山西。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农民领袖,将他当年与王莽战斗时的大本营命名为郭亮村,直至现在。
历史幽幽,如今仅有300人生活与此的郭亮村却有着许多故事。这里的山民大都姓申,他们是元末南京申氏家族的后代,明初朱元璋清洗京都,将申氏家族发配青海做苦役,途中申氏从山西逃离。全族几百口人砸掉大铁锅,一户分一块锅铁,各奔东西,但愿来年全族团圆,故称“大锅申”。当年一小部分申族人进入河南,躲进太行山中隐居于郭亮村。至此之后,整个郭亮村只有一个名为申明富的人在上世纪60年代参军离开这里。
说到离开郭亮,就不得不说说郭亮的交通,这也是我们此次探寻郭亮的目的所在。在1977年之前,进出郭亮的唯一路径是一条建于悬崖绝壁之上的天梯,整条天梯由石板、石块垒成,最宽处不过二、三米,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自打有了郭亮村,1000多年来,这条之字形开凿的绝壁小径是山民们走出大山通往中原的唯一道路,艰险异常。直到1972年,为了让郭亮的村民能够走下山,摆脱贫困潦倒的面貌,山民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卖掉牛羊、山药,自发集资购置了劳动工具,在没有任何机械帮助的状况下开始在绝壁上开凿岩洞,直至1977年5月1日,历时3年,郭亮人在太行山腰凿出了一条长1200多米、宽4米、高5米的石洞,进出郭亮从此告别了不通车,爬天梯的历史。
郭亮洞镶嵌在悬崖峭壁之上,形似一条半空中的长廊,因而被大家形象地称为绝壁长廊。由于是在天然岩石中开凿而成,郭亮洞整段路的修筑没有使用任何外来的材料,洞内的支柱也都是天然石柱,洞顶依原有岩石风貌未经打磨,怪石嶙峋。为了给洞内采光,石洞一侧开有类似于窗户的采光口,既解决了照明问题,又可做观景台使用。在施工过程中郭亮洞开凿石渣2.4万立方米,消耗钢钎12吨!如果说愚公真有其人的话,他肯定是郭亮村民中的一员了。
斯巴鲁森林人
比起很久以前的上一代森林人,现在的森林人变得更加全面也更加均衡了。离开高速公路以后,通往郭亮的路变得颠簸而崎岖,这成了体验它综合路况舒适性的好机会。我们从林州开始改走县道,一路上大车不断,路况也不太理想,好在森林人的悬架调校较为中性,既能满足我们对舒适性的需求,也能应付崎岖山路的考验。虽然本代森林人有着比上一代产品更大的体型和更高的离地间隙,但它在竞争对手面前依旧是以操控见长的SUV,再加上全时四驱技术,让我在这次长途奔波之余同样能感受到驾驶的乐趣。
进入山区之后,道路变得越发狭窄,弯道也更加凶险,好在森林人接近轿车的驾驶感让我毫无压力,当我飞快地掠过一个又一个弯角时,身边的摄影师早已陷入沉沉的梦乡,看来他似乎对别人“乏味的生活”已然感到乏味了,倒是更愿意将森林人当成舒适的摇篮。一路走来,除了加油和吃饭之外,我们从没停留过,想必睡觉的确是个打发时间的好办法。只是倘若我在抵达目的地之后将这一路的好风景说给他听的话,他肯定会追悔莫及。
事实上,能够让我们体验飞檐走壁之感的险境绝不只有郭亮的绝壁长廊一处,当我们在抵达次日细游郭亮的时候,又发现了另一条更为凶险的壁挂公路。在郭亮村所在的南太行,河南与山西交界的地区已经建成了郭亮、锡崖沟、回龙、昆山、陈家园等6条壁挂公路,我们误打误撞发现的就是锡崖沟。如同郭亮洞一样,锡崖沟的修筑也倾注了当地村民30年的心血,这段长8公里,仅能容纳一车单向通过的公路连接着山西与河南两省,它洞穿王莽岭,成为咽喉要道。我们原本是想驱车寻找郭亮附近另一个风景秀美的自然村落:南平,却不想翻山越岭到了山西境内。只是穿越山洞之后迎接我们的有如发现世外桃源般的惊喜,更有铁门紧锁的景区售票处,古人游山玩水的快意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已然荡然无存。
写到最后,不妨与大家分享一下此行郭亮的小插曲。郭亮村所在之地原是偏远落后的山区,但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郭亮被莫名地划入了一个所谓“万仙山风景区”,当然,前文提到的那条倾注了郭亮村民血汗的“绝壁长廊”也被划入了景区范围之内,从此成了不买门票,不得入内的旅游景点。当我们驾车抵达郭亮的时候,正好赶上郭亮村民与景区开发商因分利不均而爆发冲突,景区开发商竟封闭道路阻止一切过往车辆和人员进入郭亮。我实在想问,是谁给了这些人封闭社会道路的权利?是政令?法律?还是既得利益者?一条壁挂公路就此成了大鳄嘴边的肥肉,可有谁还记得当年缔造它的先人们的信念呢?莫让铜臭沾染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