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词条:宾悦2.0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1.江淮宾悦2.0-开篇
试车时间:2007年11月 | 测试评价基于厂方提供的试驾车(首批样车)
2.车型背景
宾悦是江淮取得轿车生产许可后推出的第一款轿车车型。在2007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以代号“C926”首度亮相,其研发工作在两年前开始,由江淮自主、联手多家国际知名技术企业进行开发。
2007年11月广州车展上宾悦正式上市,10.77万~13.17万的价格引来了一番小轰动。随着宾悦面世,江淮的20万辆轿车生产线也已投入使用。江淮透露他们已为生产轿车做足了准备,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包括海外和本土的研发基地。2010年前将推出包括B级、A级、AO级平台的多款轿车。可见,一直只在商用车领域称霸的江淮,未来很可能成为自主品牌轿车阵营里一股强大的力量,最能感到压力的也许是奇瑞。
3.外形观感
宾悦的外表给人两大印象:一是“气派”,二是“大”。前者来自它跟某些欧日豪华车型相仿的造型气质,这一点我们下面再分析;后者则来自于实实在在的车身尺寸:宾悦长4865mm、宽1805mm、高1450mm,轴距2790mm,就算放在目前竞争最激烈的中级车市场里,和雅阁、凯美瑞、帕萨特相比也毫不示弱,非常符合中国老百姓买车求大的消费心理。
厂方将宾悦的设计风格定为“经典加中庸”,这大致能解释它为何要借鉴其它著名车型的特征。不过经过我们一番仔细研究,可以证实宾悦并不是简单的逆向开发(直接拿别人来克隆出模具),而是自己的设计和组合,而且车身整体工艺水准也相当不错。
4.外形细节:造型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宾悦的造型。略为懂车的人围着宾悦评头品足是颇有意思的事情,因为大家可以从它身上找出很多其它车型的特征。有人说宾悦的水箱隔栅像上代雷克萨斯LS430;大灯和保险杠造型有福特蒙迪欧的影子 ;侧窗的轮廓像帕萨特领驭……最没有争议的大概是车尾了,说它像奔驰应该没有任何人会反对。
上面我们也说过,宾悦并不是一个克隆车型,它只是像别人,而且并不是整部车都像某一款车,而是各个部分取各家之长。这确保了最终成品一有江淮宾悦自己的特色,二也符合江淮对这个产品的定位要求,不会让人觉得非驴非马。
5.车身细节:做工
宾悦的外形之所以讨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做工。车头大灯内部的精细度就媲美甚至超过不少合资中级车。门把手的镀铬装饰、16寸多幅式轮圈等细节,都给人不俗的价值感。
车尾的车型标识颇有意味:宾悦暂时还没有英文名(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有),中文的车名表明了自主阵营的身份(合资车型是不会把中文名写在车后的,就连中文企业名称也是被法规强迫后才会写出来);下方的车型标号(宾悦有“C200”和“C240”两个型号)却在形式、字体上都像足了奔驰,似乎是刻意对奔驰幽了一默。
6.内饰氛围
内饰风格和外形基本一致,营造大气、中庸感,而且工艺比较得体。车厢布置可以追求工整简洁,没有夸张造作的元素。比较值得一赞的是车厢色调搭配:上深下浅的仪表台,多见于合资车型,上半部的浅灰色避免反光之余又不会很压抑,米色的下半部则迎合普遍国人的喜好。其中又特别值得一说的,是车厢内的“桃木”。宾悦这个价位当然不会给你真木,但它所用的桃木装饰色调适中,外表以轻度哑光处理,而且形状比较简单,给人很舒服自然的感觉。虽然我们大多数时候反对廉价车用假桃木装饰,但宾悦的“桃木”确实做到了提升车厢氛围的效果,也很符合它的大气、商务形象,有比没有要好。
细看之下,车厢的用料基本与价格相符,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的瑕疵。内饰板件的接缝不算很细密,但比较均匀得体。最让我们不满意的是这部全新试驾车的内饰气味比较刺鼻,相信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让这些气味散发掉,新车用户应该常开窗。
7.驾驶细节
驾驶区的布置较好地平衡了“精致”与“简洁”。三辐式方向盘,造型有点像雷克萨斯ES350,由真皮和木饰(当然不是真木)组合而成的环身,做工、握感都比较令人满意。
中控台布置简单明快,按钮不多而且清晰,第一次使用也不会给人压力。挡杆和手刹位置也是非常简洁,整齐的接缝给人好感。
在仪表这个细节上,江淮小下了一番功夫。虽然没有用上流行的金属修饰(会增加成本),但黑色的仪表内部层次丰富,内圈泛出蓝色的背景光(细看之下是印上去的,但视觉效果却颇为逼真),刻度和指针也做得很精致。通过这个直面驾驶者的细节,宾悦给驾驶者传达着“身价感”。
8.车厢装备
我们试驾这款宾悦豪华型,配有一套5.8寸液晶屏DVD系统。尽管液晶屏的品质算不上很好,但这个价位出现DVD,还附带一个功能齐全的遥控器,已经能给买家不小的满足了。与之匹配的喇叭效果也不错,播放CD时,高、中、低音都比较结实,只是音场效果仍欠火候。使用上最大的不便是机头不能读碟,只有通过放在尾厢里的6碟换碟器换碟,这种设计久而久之会削弱你换碟的积极性。
其它细节装备也算到位。三个旋钮操作的自动空调轻松直观,制冷效果也不错。油箱盖和行李箱盖都是车内电控开关;折叠车钥匙是模仿大众、奥迪的形式,拿在手上颇有分量,而且长按开关门按钮可以在车外遥控车窗的开闭,是很细心、也很有档次的设计。
9.前排座椅
8向可调的驾驶座是全车系标配,座垫为两个旋钮调整,靠背是方便的拉杆式,调较比较轻松。四向可调的头枕,现在就算在一些合资车型上也都找不到。前排座椅宽大之余,两翼提供不错的侧向支撑。此外顶级版的真皮面料,以同价位车来说也算不错。
10.后座空间
得益于足够长的轴距,后座空间相当不错,感觉已接近中级车中后座最大的帕萨特。后排座椅也足够宽大,座垫和靠背的软硬和角度都比较适中。中央地台有凸槽但不算很大,而且纵向空间够长,不至于很影响中间位置坐人。后排空调出风口还有独立的风量调节旋钮,设计够细心。
后座唯一可挑剔的是头枕采用固定式,不可上下调节,未必适合所有体形的乘客。但两侧头枕的位置和形状,对正常体形乘客的头部承托还是比较到位的,我们乘坐时并没有不适感。中间座位也设有头枕和安全带。
总的来说,宾悦这个后座对于公、商务用途已经相当体面了,至少不亚于帕萨特。
11.储物空间
作为三厢轿车,宾悦的储物空间设计中规中矩,杯架、双层手枕箱、眼镜盒、零钱盒等,都是新一代轿车应有的东西。
一些细节心思做得不错。手套箱内部铺了一层黑色绒料,颇有档次;遮阳板化妆镜有照明灯,助手席也设有地灯。再联想到它的价位,这些东西就令人欣喜了。
12.尾厢
从外形也可以看到,宾悦的尾厢很长,容积自然差不到哪儿去。打开尾厢盖,看到尾厢形状扁平,很宽、很深但不算高,有点像捷豹的尾厢。这种扁平型的尾厢好处是提取东西方便,但大件物品未必能挤进去。
后座靠背不能放倒是一个遗憾,中央手枕后留有一个开口颇大的通道作为弥补,可以放一些长条形的物品。不过这个“通道门”只是一块以拉链密封的皮料,给人的感觉就有些简陋了。
备胎为全尺寸,并有泡沫的随车工具固定座,整齐得体。
13.动力系统
江淮为宾悦准备了2.0L和2.4L两台发动机,和之前推出的瑞鹰SUV发动机基本相同。这两台发动机与三菱4G63系列有一定技术关联,但由奥地利AVL公司进行二次开发。所得到的结果是发动机的性能更趋合理,排放也更与时俱进。
两款车型中,我们长时间试驾了2.0,对2.4只进行了简短驾驶。对两者印象上的最大差别是,2.4的初段扭矩输出比2.0强许多,3000转以上放离合起步,很容易让前轮响胎,起步后一直加速的能力也明显更强。相比之下,2.0的动力来得实际一些,下面我们会着重讲它的表现。
14.发动机舱工艺
谈实际动力表现前还要说一点,就是宾悦的发动机舱颇让我们惊喜。打开舱盖,看到机舱内部十分整洁得体,没有凌乱的布线。发动机盖有一整片的隔音垫,电池采用免维护式,转向液、雨刮水、制动液等的“盆盆灌灌”的形状和做工也很工整。最值得一提的细节是,宾悦的悬挂顶座设有原装的横向强化撑杆(俗称“塔顶bar”),作用是增强底盘的抗扭刚度,提升操控表现。原装车就有“塔顶bar”的本来就不多(宝马的跑车有),在宾悦的价位级别里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
15.转向与换挡
宾悦的真皮挡杆(全系标配)做工精细、握感不错。5挡手动变速箱,换挡行程不算长,卡位也比较清晰,很容易找到挡位。不过2.0车型的换挡手感有点涩,具体表现在每次换挡时,摘挡比较轻松,但挂入下一挡就有点内部机械阻力,要多使一点臂力或腕力才能将挡杆挂进去。幸好挡位本身还算清晰,熟悉这种使劲的特性后,换挡还是比较顺手的。离合性格也算容易掌握,没有一些自主车型离合器接点太高或太低的情况。
转向系统的匹配比较完善,虚位不大,有不错的指向性,只是谈不上有路感。助力比较适中均匀,低速时较轻松,高速方向略感偏轻是情理之中(因为受成本所限没有随速助力功能),但由于底盘稳定性不错,开到180km/h并不感到转向飘忽。
16.驾驶姿势
宾悦的机械部件匹配是不错的,但在人机界面上,我们发现了它的一些不足。最明显的是方向盘向右偏置问题。为了避开前轮拱,以及避免打方向时左手触碰门壁,一般汽车的方向盘都不是正对驾驶位中央的,而是稍稍向车厢中间偏一点,这称为“转向柱偏置”,在汽车布置设计中是允许的,一般偏置量不大,驾驶者也感觉不出来。但是,宾悦的偏置程度颇为明显,如上图所见,当下半身端坐在驾驶座中间时,转向柱明显偏向右侧,上半身因此要稍稍向右挪动去配合方向盘的位置。这就使得一小部分人坐在宾悦的驾驶位上会感到“别扭”。
另一个小瑕疵是变速挡杆是位置略感靠后,挂2、4挡时,手肘会顶到座椅的右侧。上述两点对实际驾驶的影响因人而异,但反映出宾悦的人体工程设计尚欠成熟。
17.日常动力表现
日常城市中,宾悦2.0是部比较易开的车。它的动力系统匹配,我们怀疑是直接取自瑞鹰的,因为中低速时强劲的扭矩输出特性实在很像SUV。在转速还不到2000转的时候,只要轻点着油门,就有足够韧劲驶上立交桥之类的长坡,在平路上我们甚至能用3挡实现平稳起步。如此强劲的低转扭矩,确保了在起步和低速时不易熄火,适合新手驾驶。
发动机在2000转以下表现讨人欢喜,但超过3000转后就平平无奇。声音于3000转时开始增大,但随着转速不紧不慢的上升,推背力度并没有多少变化。直到接近5000转时,才有一个动力的小高潮涌现,但只会持续到5500转左右,发力相当短暂。所以,这台2.0发动机给人的感觉是不擅长高转,缺乏后劲。
经过一轮摸索后,我们认为宾悦2.0是完全针对日常驾驶设计的。它最适合中国普罗老百姓那种慢慢给油,一过2000转不久就马上换高一挡的驾驶习惯。以这种方法驾驶,宾悦表现安静、平顺,甚至有从容大度感。如果以运动化驾驶方式,想拉高转速来催逼动力,那就只会得到有声无力的反应,没有什么快感可言。
基于这种初段充沛、中后段平平的性格,宾悦2.0在高速公路上表现也只是中规中矩。以100~120km/h巡航,转速在3000转上下,这时候的车厢噪音抑制不错,整体感觉从容。但要从120km/h加速到150km/h,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了。在足够长的直路上,我们将宾悦推到了180km/h的速度,意想不到的是这时候整部车的状况还挺令人安心的,噪音只是正常地增大,没有异常噪音,底盘在这样的高速下仍比较帖服,方向也很准确,令人对它的高速性能颇有信心。由此我们猜测,宾悦2.4应该能够突破200km/h的关口。
18.底盘操控
宾悦轴距长,悬挂为前后独立,可说底子不错。江淮更聘请了英国莲花(Lotus)进行底盘调较,近来我们试驾过的另一款由莲花调较底盘的自主品牌车型是海马3。悬挂调较向来是底盘表现的关键,莲花这回也没有砸自己招牌,宾悦的操控整体感不错。转向精准度属中上水平;悬挂不会很硬朗,保持了公路上的滤震舒适性,但过弯时车身侧倾幅度并不太大,走弯的姿态比较稳健。10万出头的价格,不能要求它给你ESP之类的电子安全装备,但紧急变线时,比较庞大的车身并没有大幅度的摇摆,底盘动作比较干净利落,过弯的极限以及稳定性都是比较出色的。连那四条名不见经传的佳通轮胎,也没有出现在弯中抓地力不足的情况,整体操控可谓没有什么明显不足。
除了一般街道驾驶外,我们也在试驾期间承办了一个驾控比赛,对象是全国媒体,让他们在设计的障碍场地中体验宾悦的操控性。结果全国媒体对它在连续转弯中的操控感还是评价颇高的。从感受来说,宾悦不属于运动或者有乐趣的类型,但它在不经意间,隐含了不错的底盘功力和主动安全性。
19.制动性能
我们还对宾悦2.0进行了性能数据测试。一般来说这种类型的轿车没有必要进行性能测试,但我们很想以事实验证一下江淮的这款处女作车型,在机械性能上达到了何种程度。结果,0-100km/h加速测试的表现一如所料,15.88秒的最佳成绩难以给人什么惊喜,其中80~100km/h加速需时达5秒,再次证明宾悦2.0的中后劲不足。其实在实际环境中,宾悦2.0的动力感受要比这个成绩好得多。
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制动成绩。连续数次100km/h-0全力刹车测试,距离都短于40米,最佳成绩39.41米,这个成绩好过不少15万元级别的合资车型(有兴趣的朋友可参看新车评网不久前进行的15万元家庭车性能测试),堪称优异。日常驾驶中,宾悦的制动反应不会特别强劲,但是全力刹车时,由博世提供的ABS介入快,而且作动频率很高也很稳定,造就了舒服的踏板脚感以及出色的制动距离。
对宾悦的制动性能我们必须大加表扬,因为很少自主品牌轿车能在制动环节表现这么抢眼,而实际上优异的制动比起强劲的动力来得更具价值。
20.装备等级
宾悦目前有三种装备等级,每个等级均有2.0和2.4发动机可选。其中顶配版独有6碟DVD音响、真皮座椅、天窗以及方向盘音响控制(后两样在我们试驾的样车上没有配备)。值得表扬的是8个扬声器、8向可调驾驶座、前雾灯以及真皮挡杆是全车系的标配;要留意的则是价格最低的舒适型没有电动门窗,车轮用的是钢圈,可能达不到买家对“体面”的要求。
21.结论
优点:
·车身尺寸够大,造型风格体面气派;
·车厢色调搭配自然,用料雅观,做工过关;
·后座空间宽大体面,满足公商务用途;
·整车机械部分匹配比较完善,没有明显的瑕疵;
·2.0L发动机低转扭矩输出充沛,非常适合日常驾驶;
·由英国莲花调较的底盘,行车舒适性和极限稳定性都不错;
·高速行驶时的底盘稳定性和车厢隔音都比较不错;
·制动性能十分优异,给人很强的信心保障;
·车内便利性设计比较细心,尾厢足够大;
·车厢装备齐全,安全设施足够;
·价格有吸引力,同类对手不多。
缺点:
·挂挡手感略涩,熟悉后方可顺利挂挡;
·新车车厢气味比较刺鼻(新车使用须常开窗);
·2.0发动机中后段输出平平,欠缺后劲;
·方向盘和挡杆位置设计略有瑕疵,未能适合所有体形的驾驶者;
·缺少后座折叠放倒功能,尾厢容积无法扩充。
江淮宾悦的产品定位策略是:气派的形象+齐全的装备+划算的价格。它并不是国内第一款如此定位的车型,之前的奇瑞东方之子、中华尊驰都是走这条路线。不过东方之子和尊驰都因为设计和品质不成熟,口碑没有做好,市场反应不算理想。相比之下,宾悦虽然是江淮的轿车处女作,但在试驾过程中,我们觉得这款车的成熟完善水平已经比较高,不像是没造过轿车的车厂的出品。宾悦今天展现出来的设计做工、装备水平以及机械性能,都超出了东方之子、尊驰当年的水准,所以它是更值得被看好的。
让我们有信心的不仅是江淮的造车能力,还有他们造车的态度。江淮造车是比较实在的,注重修炼内功、提升内部品质,而不会偷工减料虚打价格牌,这一点有江淮瑞风商务车以稳打稳扎方式赢得市场的先例可以佐证,应该也是买家看重的。
宾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的空缺,10万元出头买一部看起来体面、用起来安心的“大轿车”,很符合一些公务、商务用家的需求,这个市场已经不小。对家庭买家而言,尽管大城市的主流消费口味已经倾向日产骐达、别克凯越这类中级车,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一些老百姓,心理上更钟情于宾悦这种大气+实惠的轿车。和价位相近的骐达、凯越之流相比,宾悦要吸引的显然不是同一类人。而这类人之前可选的车并不多,只有几款整体水平不如宾悦的自主品牌车型,或是价格明显高于宾悦的合资品牌老车型。因此,我们很肯定宾悦在市场上的存在价值,也再次欢迎江淮投奔到自主品牌轿车的大浪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