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致508对比雪铁龙C5车型解析

当前词条:标致508对比c5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有很多种原因使得不同品牌车型采用相同的平台设计,比如说同一个集团旗下的两个子公司生产同级别车型可能大部分都会在相同平台中进行二次研发;再比如说某些生产厂家为了节省研发成本,通过合作或买卖的手段,把其他品牌的车型平台引进,换个壳贴个标以全新车型身份在市面上销售,如此等等。今天我们要对比的两款车型东风标致508东风雪铁龙C5就属于第一种情况,虽说它们同平台,但毕竟风格不同,因此我把它们请到了这次的同平台车型导购舞台,看看它们各自都有什么优势值得我们考虑。

在了解国产版508C5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海外版的标致508,从查阅的相关资料显示,全新标致508底盘采用的是PSA集团3平台结构(platform 3 of the PSA Group),该车型的设计初衷是取代老款的407及607车型。不过,在海外版车型上,我们还能看到,标致508为不同动力总成而提供了两种类型的悬挂系统:第一种类型是为普通汽油版车型设计的,采用麦弗逊式独立前悬架,主要调校以追求驾乘舒适性和操控灵活性为主;第二种类型则是专门为GT性能版而设计,采用的是前双叉臂式独立悬架,主要追求更出色的运动性能,这种悬架调校的车型匹配了最大功率为150kW(204hp)的2.2L HDi柴油发动机。

另外,我觉得有必要的是,尽管出自同样的PSA集团3平台结构,并有两种前悬架设计,但这两套悬架所采用的后悬架是相同的,也就是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带螺旋弹簧和液压筒式减震器,并带有横向稳定杆。对了,以上提到的两种前悬架设计只是针对欧洲市场,引进国产的东风标致508采用的只有麦弗逊式独立前悬架,原因应该不用我多说了吧,控制成本很重要,这点您懂的,接下来介绍国产508与C5的共线生产关系会进一步说明这一点。

介绍完海外版标致508的平台特性后,我想是时候说说海外版雪铁龙C5的平台基因了。根据资料显示,雪铁龙C5同样采用了PSA集团3平台结构平台,它采用Hydractive 3 Plusself自适应悬架调校,这组悬架的主要调节特点是在保证驾乘舒适性的同时,能提供给驾驶员一个相对运动的驾驶感受,在不同的模式中切换时,可以更加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驾驶方式。

了解完海外版标致508与雪铁龙C5的平台身份后,我们再把目光转回至分别出自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的508与C5。对比以下两幅解剖图,我们不难发现东风标致508所采用的底盘行驶和东风雪铁龙C5的基本是一致的。另外,在武汉的制造工厂中,508与C5从焊接车间到总装车间,都是共线生产的,在车身主体结构上,他们俩有很多可以共用的件,共线生产的好处就是资源最大化,降低生产成本。

 

东风标致508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与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它的设计特点是副车架的运用实现了车轮与车身非刚性的连接,能够吸收地面通过车轮传递的震动,同时增加了车身刚性,减少在过弯时车身的侧倾幅度。

 

东风雪铁龙C5同样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后FML减震任性多连杆式独立悬架,这个被称为FML减震韧性多连杆后悬架,采用了立体的高刚性副车架,是一个呈笼形的长方体,而非一般副车架的扁平状结构,其后减震器的固定点也从车身移到了副车架上,减少了振动向车身的传递。并且,C5前后悬挂的连杆与副车架之间采用了液压衬套,进一步吸收和缓冲路面引起的振动。简单理解是,C5这套后悬架跟508的后悬架关系很密切,其实就是相同的硬件,略有区别的调校加上各自表述有差异而已。

 

说了那么多关于508与C5平台的概念及调校特点后,我来给大家做一个小结:尽管海外版标致508和雪铁龙C5在底盘设计上有着不同的风格,且508针对性能版本还专门设计了一套特别的双叉臂式独立前悬,但是在国内生产的508与C5可以说用的就是同一套底盘系统,在调校方面略有不同,包括避震器软硬的不太一致等等。既然如此,我也不再进一步深究它们在底盘设计之间的不同了,接下来把精力开始转到我们实实在在能看到的外观、内饰、空间等方面上,再继续对比这两款同门兄弟。

为了显示这次对比的公平性,同时考虑到东风标致508刚上市不久,终端市场基本没有任何优惠,而东风雪铁龙C5则在终端市场中有着8000元左右的优惠,我分别选取东风标致508的2.3L自动旗舰版和东风雪铁龙C5的2.3L自动豪华型这两款车进行对比,而以下所引用C5的图片均为2.3L自动尊贵型(这点关系不大,因为豪华型只比尊贵型多了后座侧气囊、10探头智能泊车辅助系统以及9扬声器的Hi-Fi高保真音响系统而已)。

与外观凭印象就能做出选择的决定不同,进入508与C5车内后,我们会发现俩车不同的设计风格同样是各具优势。当坐进508车内后会发现,与前卫的外观相比,内饰会变得相对要传统一些,中控台依然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按键,虽然显得有些凌乱,但也显示出它的功能性比较齐全。另外,首次配备的Info-Drive多媒体控制系统让508车内档次提升了不少,科技感也非常高。

当把目光移至C5车内后,我们很容易发现C5的内饰并非一般日系车的豪华,也不像德系车注重科技感,而是一种少有的现代感。对了,它的中控台并没有布满按键,显得相对简洁一些。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时候您的目光应该留意到C5车内的中央集控式方向盘了,就是这样的,C5的设计师们把大部分中控台的操作按键移至方向盘上了,这是否符合您的驾驶习惯,是否让您觉得新颖呢?我反正觉得这种设计确实很独特,不是一般设计师们能相对的灵感。

再说说508的内饰颜色及材质,508提供两种内饰氛围,一种是浅灰色,另一种是黑色。如果要做出选择,我觉得浅灰色与508的格调很契合,但黑色内饰则更能传递出的运动气息,两者之间我会选择后者。至于用料和布局方面,508的内饰做工水平很高,材料搭配也恰到好处;中控台起到了分隔作用,每个座位都有很强的包裹感和独立感,平直的仪表台增加了高档气息。

另外作为一款中级车,C5全车并没有采用太多木纹装饰,而仅仅依靠车内装饰面板的材质提升档次。上深下浅双色搭配的效果在C5车型内表现得非常到位,如果出于对车内耐脏性考虑,我觉得还是选择深色内饰比较合理,前提是您不会嫌弃深色内饰普遍显压抑就好了。

我们再来看各自内饰的优势设计及配置项吧,508双筒式带镀铬装饰的仪表盘很是抢眼,特意增加的机油温度表提升了它的运动才华。平底不规则形状的方向盘设计很有运动车的感觉,且方向盘上也集成了非常齐全的快捷按键,使用起来丝毫不输于C5的中央集控式方向盘。值得一提的是,508首次配备了Info-Drive多媒体控制系统,能让整个多媒体功能区的操作变得异常简单,而且这个控制系统也大大地提升了508的车内档次,我对此非常满意。

说到C5车内的优势设计项,我想不得不提的是那款中央集控式方向盘。这款方向盘中间固定块集成了几乎所有需要在行车过程中使用到的多媒体控制、定速巡航控制、蓝牙电话接入等功能,能让驾驶员基本双手不离方向盘就能轻松实现各种功能操作。另外,三筒式仪表盘分别内嵌了液晶显示屏,以更好地把行车电脑等车辆信息告知驾驶员。

此外,在508的电窗控制键区域,我觉得配置的人性化已经做到无可挑剔了,包括车外后视镜电动调节、一键记忆电动折叠、四门窗玻璃一键升降等,更喜人的是配备了电子控制式的儿童安全锁,既能方便驾驶员掌控后排车门的安全开启性,也能避免在正常用车环境下把后排乘客反锁门内的尴尬场面出现。另外,508特有的VTH彩色抬头显示系统在同级别车中几乎难觅对手,包括瞬时速度、二维导航等简单车辆行驶信息,都能显示在这个VTH彩色抬头显示系统上,让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变得更加轻松。

 

在508车内我们还可以看到,目前在国内中高级车中属于开先河地位的四区自动恒温、前后可独立控制吹风模式的空调系统也出现在了它的车内。而转眼看看C5,在它车内只配备了双区全自动恒温空调,该空调系统带活性炭过滤器,并带有AQS车外空气智能监控系统。

 

总结一下,在车内设计及配置这项环节中,我想508应该是取得了完胜的表现,它所采用的传统式内饰设计应该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而且车内从平底不规则设计方向盘到中控台上的Info-Drive多媒体控制系统,还有四区自动恒温、前后可独立控制吹风模式的空调系统,VTH彩色抬头显示系统等,都非常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优势所在。而纵观C5这边,除了中央集控式方向盘作为主要镜头点之余,基本没有过多可炫耀的地方了。

进入到空间对比环节,由于508和C5在车身尺寸、轴距等各方面因素几乎都相差不大,我早有心理准备在这一环节中俩车会打个平手,实际表现到底怎样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真人模特分别在这两款车内所得到的空间表现如何再下定论吧。

就508而言,虽然它拥有了2815mm的长轴距,但从我坐进508驾驶位并调整好坐姿后,我就基本了解了它前排的车内空间设计特点了。想想国内的中高级车中,我觉得新锐志的车内空间跟508非常像,概括来说就是主要是前后纵向空间很优秀,成员头部空间都不会非常突出。那么,参数相差不大的C5表现如何呢?接着往下看。

东风雪铁龙C5的轴距同样达到了2815mm,总体表现来评价,C5的前排空间尚可,但后排空间并没有像这个长轴距数据那样,给人宽敞的感觉。同时因为D柱的设计的较为倾斜,后排的头部空间并不出众。图中体验者身高175cm,前后排空调体验头顶都还有一拳左右距离,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宽敞,主要是体验者选择了比较低的坐姿才获得的。

508的后排座椅靠背是可以电动调节角度的,粗略估算,调节的角度大概在5度左右吧,如果把靠背放到最倾斜位置,那么乘客就会有点半躺的感觉,但不明显,为头部带来的空间增加量也比较有限。我们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后排坐垫本身就是往后较大倾斜而下的设计,为的也是提升乘客的头部高度空间。

再对比一下C5的后排空间,我想这里会有一名胜利者了。C5后排没有配备座椅靠背可调,而且从图中体验者空间获得来看,几乎相同身高的两名体验者,所得到的后排膝部空间相差非常明显(即使扣除C5体验者比508体验者略胖的体形,最终下来仍然应该是508的后排膝部空间更宽敞些)。我最后通过各种对比再总结发现,在俩车轴距相同的情况下,508前后排座椅靠背相对是比C5削薄了些的,这也会无形地为前后排纵向空间腾出了宝贵的一丁点,故508领先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车内驾乘空间表现基本能让人满意相比,508的行李厢空间就显得很小气了,官方数据显示经典版行李厢475L,豪华版、旗舰版的则只有425L,不仅比不过大多数中高级车的行李厢容积,甚至比大部分紧凑型车的也要小,比408行李厢562L容积还要小了137L,用它来带货就基本很难从命了。另外,后排座椅靠背因为配备了电动角度可调,所以就没有放到功能,也就是说行李厢没有拓宽空间的能力,这种设计对于一款中高级车来说是否合理,那只能由自己去判断了。

C5的行李厢标准容积也只有439L,虽然开口比较方正设计,但是在放一些大件行李后,行李厢容积就变得捉襟见肘了。后排座椅靠背设计了一个小隔板,打开后可以和车厢内相通,方面放置一些细长的物品,例如鱼竿等。不过,与508一样,C5的后排座椅靠背同样不能折叠,也就没有扩展性能可言。

 

就车内的各种储物空间来说,508的设计师应该花了不少心思,最突出的是前后门板上的储物盒,容量是我所见过的中高级车中最大的(即使是全新迈腾也都达不到508的水平)。另外,副驾驶手套箱还设置了空调出风口,炎炎夏日就可以借它来为我们冷藏一下饮料了。

 

C5在这方面的表现就一般了。分别位于四个车门处、前后排的扶手箱以及中控台上的储物格。如果你想放钱包或者手机,可以放在方向盘左侧的一个储物格,但是用起来并不顺手,不过没有眼镜盒多少有些不便。杯架在前排只有一个,另一个隐藏在扶手箱中,不过设计的较浅,上面的扶手箱盖并不能完全关闭。

在看动力对比这部分前,我事先跟读者打个招呼,这一页内容由于俩车采用了完全一样的动力总成(调校也一致),因此对比只是个形式,实际的差别影响只在于俩车的车身重量略有不同而已,如果您已经没兴趣继续往下看的话,建议直接跳至最后一页,看看我对这两款车对比过后的总结点评吧。

东风标致508旗舰版,搭载的是2.3L自然吸气发动机,这款发动机主要特点是采用了VTCS可变相位气门正时系统,最大功率为171PS(126kW)/5875rpm,最大扭矩是230N·m/4150rpm。另外,508这款发动机的优势还在于可以加93#无铅汽油,在国内油价持续走高的大环境下,这点调校还是能让人满意的。

东风雪铁龙C5同样使用了2.3升发动机配合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这款2.3升发动机同样运用了VTCS可变相位气门正时系统,最大功率126kw,最大扭矩为230N·m。官方公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9.9秒,90Km/h等速油耗为6.0L/100km。

508旗舰版2.3L发动机匹配的是Tiptronic 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它具备了运动模式和雪地模式。对于这套动力总成来说,我觉得平顺性是它的最大优势,但如果需要他们为你带来急加速快感或者迅速超车的利索性,它的表现并不能让人满意。

C5车型上匹配的6速Tiptronic智能手自一体变速箱由日本爱信和PSA联合开发的,带有运动和雪地模式。整套动力总成在同级车中可圈可点,应付一般家用及公商务用途优点在于换挡平顺,且燃油经济性控制也比较合理,消费者应该没啥遗憾了。

 

既然发动机和变速箱都一样了,我们再来看看两款车的车重分别是多少吧,官方数据显示,508的整备质量为1569kg,而C5的整备质量则是1600kg。结合这方面因素,508所获得的最高车速为210km/h,而C5的最高车速则是218km/h,可见这是设定的问题,与实际车况似乎没有直接联系。不管怎样,在动力对比这一环节,我觉得508与C5打个平手是最合理的,接下来我们就以上各方面对比过后做一个总结。

 

 

 

标致508对比c5相关推荐

其他网友还关注

国家备案

网上车市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建议反馈 | 隐私权声明 | 服务协议 | 网站合作 | 分站加盟
Copyright © 1999 - che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上车市
京ICP备1506751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780 精准汽车报价,海量汽车图片;买汽车,就上网上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