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词条:福美来评测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车评概要
● 整体做工质量相当好,达到合资品牌水准
● 车厢人机工程设计出色,各种操作件简单易用
● 原装进口的马自达发动机与变速箱表现完善
● 行车中悬挂感觉较单薄,后排震动尤为明显
● 车身和底盘属老一代引进产品,款式落后于对手
福美来是海南马自达在2001年从马自达引进的一款小型家用轿车。当年海马还处在一汽集团糜下,并且是日本马自达在中国的唯一生产基地。接下来几年发生了很多事——海马结束了与一汽集团的合作关系;日本马自达和一汽合作在长春生产马自达6;福美来的换代车型马自达3并没有落户海南,而是在重庆长安福特工厂投产;海马在2004年推出了小改款的福美来等等。福美来这个车型在诞生之初可说是名正言顺,但后来却渐渐成为一个“没妈的孩子”……这里面有国家政策、产业、地方等因素共同作用,最终的结果就是今天海马汽车走上自主品牌的道路,也驱使了这部福美来2代的诞生。
福美来2代身上最有战略意义的变化是品牌。它不再挂马自达的商标,取而代之的是“海马汽车”的新徽标,但此“海马”已非“海南马自达”之意。在车型名称上,福美来也重新挂上“FAMILY”这个英文名。几年前第一批福美来尾厢上挂的就是这个名字,后来日本马自达认为该名称并不属于马自达家族(这款车在日本称为Familia),于是福美来只好挂回“323”字样。现在海马摆脱了马自达束缚,便又得以光明正大地用回“FAMILY”这个自己喜欢的名字了。
除了看得见的商标和名字外,转投自主品牌阵营对“海马”而言意味着一系列战略性的转变。在福美来2代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套自主从国外采购的新动力系统——被称为“TRITEC”的1.6升发动机配CVT无级变速器。与此同时,海马年产15万台的发动机生产基地也在动工兴建中,可见海马已经意识到必须尽快摆脱对马自达的技术依赖,为自己的自立成长铺路。
福美来2代的外形变化集中在前后部造型。从上面的对比图可以清晰看到新的前后灯造型的改变。相比起原先的乖巧面貌,2代的新外形更为锐利,但时代感并没有显著增强,毕竟福美来的整体个性就是平实乖巧、小家碧玉型的。
看似传统的车厢里有不少细心设计,例如储物空间就很周到。四个车门的门壁上都有上下两层的储物格(上层兼作门拉手);前后排都设有有盖的杯架;中控台手枕箱设计很有心思,上层盖子向前翻开,一个不算大的储物格是给后排乘客使用的;下层盖子则向后翻开,一个更深的储物格给前排的乘客使用。如此小小的一个手枕,就显示出贴心周到的设计智慧。
福美来2代的前排座椅相当讨好。图中的舒适版采用褶皱真皮座椅,座垫宽厚柔软,靠背包裹性和贴身感都很不错。驾驶座最讨好的是座垫高度可作四向调整(通过两个旋钮调节座垫高度和倾斜角度),而一般同价位车就算有高低可调座椅,也只能作两向调整而已。
福美来的车厢高度不算特别充裕,但由于驾驶座高度和方向盘角度都可调,就算高个子入座也不难调得一个舒服的坐姿,顶头顶脚的情况应该不至于出现。
福美来的后座空间相当理想,它本来就属于亚中级车,空间与凯越、依兰特相比都不逊色,尤其是腿部纵向空间,上图是由身高170cm的人驾驶时的后座空间,显然是相当不错的。后排座椅的高度和角度都比较舒适,虽然左右两个头枕还是一体式,对高个子乘客的头部提供不到充分的承托,但中间位置却增设了一个伸缩头枕,加上地台中间突起并不高,使得坐在中间的乘客会有不错的舒适度。
值得一提的是后排的门壁板在设计和装潢上均与前座一视同仁,有着上下层储物格,精致的仿钛装饰条以及镀铬门拉手和音响喇叭,再次给人精细周到的好感。
尾厢和原来相比没有变化,416升的容积不过不失。尾厢形状同样中规中矩,内壁不算平整,开口也一般,后座靠背可方便地4/6分割放倒提供了一定的拓展用途。尾厢盖和车门存在同一个问题:要非常用力才能关上。
动力系统是福美来2代的变化焦点,它将同时提供两套1.6动力系统,一套是原有的马自达ZM-II发动机,配5挡手动和4挡自动变速;另一套是新采购的TRITEC发动机,配5挡手动和CVT无级变速箱。
在一个车型上同时装备两款排量相同、来历截然不同的发动机,这做法在汽车界是极为少见的。明眼人都会猜到,海马此举并非出于丰富车型,而是为了摆脱对马自达发动机的依赖。进口的TRITEC发动机尽管不是自主开发,但至少是自主采购,供货可以得到保证。在海马自己的发动机线没有投产之前,这未尝不是确保顺利过渡的好出路。由此我们也可以作出进一步的猜测:配马自达ZM-II发动机的车型很可能会逐步淡出,今后福美来2代可能逐步转为装备自己的发动机。
前期推出市场的是原来就有的马自达ZM系列发动机,但升级到II代,称为ZM-II。这台原装进口发动机的技术性能和完善程度都可以让人非常放心。采用顶置双凸轮轴16气门构造,有VICS可变惯性进气系统,运转平顺、性格温驯。在我们试驾的自排版本上,日常驾驶动力只属中规中矩,中低速时油门反应有点滞重,随着油门加深,发动机声音增大的同时,爆发力只在预期之中。和以前1.8升福美来那种轻轻点一下油门车子立刻扑出去的灵敏反应相比,现在的1.6升福美来2代轻快感大不如前,仅仅是对日常驾驶十分称职而已。超过110km/h后的加速力明显放缓,高速逞强显然也不是这款车的强项。
4前速自动变速箱设有Hold按钮和S运动模式,行车中随时按下Hold按钮,可以让变速箱降低一挡,对临时提高动力反应有一定效果。选用S挡后,变速箱的换挡时机会延迟,用稍高一点的转速行驶。但由于发动机的整体动力不突出,即便用Hold键或S挡,对其比较温顺的动力特性都不会带来什么改变。
总体而言,这台马自达1.6发动机整体性格舒服够用,手动变速箱采用了更轻便的液压离合器,也是着眼于提高驾驶轻便性的改进。配手动挡可以改善中低速的滞重感,但对福美来的家用定位而言,自动挡更值得推荐。
由于ZM-II发动机给人的感觉平平无奇,另一款全新的TRITEC发动机自然让人有了不少期待,下面就来看看它的表现如何。
这款TRITEC发动机无疑是福美来2代的焦点所在。它采购自巴西,由宝马和克莱斯勒合资的发动机厂生产,曾被用在宝马MINI和克莱斯勒PT Cruiser等车型上。奇瑞也在两年多前开始采购这套动力系统,用在旗云之星身上。虽然不同车型的匹配应该有别,但在笔者对MINI和旗云的印象中,这都是一台动力表现相当出色的1.6发动机。
结果它在福美来2代身上也没有让人失望。TRITEC发动机的动力数字要明显高于那台马自达发动机(最大马力115.6ps对96ps;最大扭矩149Nm对140.2Nm),实际运转性格也相当活跃,油门加深时,发动机会传来一种“喷气”声,细致而又带点跑车感。运转相当平顺,4000转时涌入车厢的发动机声并不扰人。到5、6千转时,除了“喷气”声外还有结实雄壮的机械轰鸣声,此时的动力也爆发得比较明显,能给你实在的感观刺激。
我们试驾的是TRITEC配CVT无级变速的版本,它有着一般无级变速的优点——行车极其平顺、没有任何顿挫感;同时它也有无级变速的典型缺点——加油反应慢半拍(由于变速箱皮带打滑)、斜坡D挡起步会溜车。由于CVT的打滑特性,日常驾驶的动力表现其实和那款马自达机型差不多,特别是深踩油门时,力量的涌现跟不上转速上升的速度。不过日常驾驶总体上还是能给人不错的印象,一来因为发动机3、4千转时运转顺滑、噪音低,对车内乘员的滋扰很小;二来乘坐感确实很平顺,乘客不会对你的驾驶技术有任何投诉。
虽然D挡下动力反应有些迟缓,不过幸好这副CVT有手动加减挡功能,而且有6个前速(CVT的前速理论上设置多少个都可以,因为只是软件设置)。将挡杆从D挡拨向右边,会先进入S运动模式,这时行车转速会稍为提高(大约500转),但实际油门反应无明显变化。真正的变化发生在你推拉挡杆进行手动选挡时,这时你可以完全自己控制着发动机的转速,通过拉高转便能直接“提取”出澎湃的力量。由于有6个挡位,齿比紧密,保持转速更加容易,加减挡的频率也更高,增加了驾驶的投入和刺激感。除了那根挡杆造型有些廉价、推拉起来欠缺质感外,这台变速箱在所有方面都能令人满意。
和同用这套动力组合的宝马MINI相比,我觉得福美来2代驾驶起来的感觉比MINI还要平顺,证明海马在后期匹配一环做得相当不错。据技术人员表示,TRITEC版本的福美来2代不仅发动机不同,就连前桥的一些结构也经过改动以适应新发动机,可见海马改用这套自主采购的动力系统时,决心着实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