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词条:奔驰glk 300 4matic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引入中国的奔驰glk 300 4matic目前只有两款动力搭配,主力销售车型GLK300上搭配的是一台3.0升V6发动机,231匹马力/6000转和300牛·米/2500-5000转的动力输出是目前这个级别中的主流水平,同时服役于C280和E280等多款奔驰车型上面。不要被这个优秀的数字所蒙惑,1.8吨的整备质量加上巨大的风阻,使得GLK与运动似乎沾不上太大关系,即使动力更强劲一些的GLK350亦是如此。
在如今仍有部分车型使用古老4速自动变速器的情况下,奔驰已将自己的7G-Tronic速变速器作为众多车型的标配,姑且不论变速箱的技术,就档位数目而言,后者也几乎是前者的两倍。历来以平顺性见长的奔驰在舒适性调教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傲人的资本,比如你在GLK上看到的这台7速变速器,它的反应极其灵敏,总是不停的跳来跳去,努力在动力和车速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由于有7个前进挡,所以每个档位之间的齿轮比例就能有明显的减小,这也对车辆的加速平顺性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这个级别的车采用空气悬挂显然有些不适宜,但GLK所搭配了一种名为Agility Control的悬挂系统,简单的说就是阻尼分段可调;在低速时,由较软的一面来迎接地表的冲击,大阻尼如同传统设计,负责抑制较大的车身震动。它的作用很简单——提高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但有时看车,不能一味的只注重科技参数,到底有没有用是靠最后的效果去体现。客观的讲,GLK的乘坐算不上“舒适”,至少在奔驰的非运动级车系中,它在这点的的表现应该比较靠后的。
3.0升的排量放到SUV中,注定了GLK不是一个省油的家伙,200多公里的行驶路程包括时速120公里/小时的高速(约行驶了80公里),还有部分城区和过道,综合下来,GLK300 4MAITC的油耗还是达到了12升/百公里,这个数字比官方标注的多了两个数值。当然这还是在7AT的情况下,如果换成奔驰老款的5AT,恐怕油耗还会再高一些。
很多人认为驾驶SUV跑长途是件惬意的事情,但这次恐怕要让人失望了。GLK的轴距与普通C级相比毫无任何优势,后排的腿部空间可以用局促来形容,更重要的是真皮座椅的材质很硬,总有种“硬邦邦”的感觉,长途驾驶,乘客很容易疲劳。
GLK只是定位于城市休闲的一款SUV,没有配备前后差速锁,并且使用的纯公路轮胎,也注定了它不会有强悍的越野表现,但对付这样的乡间泥泞小路还是很轻松的,较高的离地间隙和短轴距可提高通过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的它的越野缺陷。
在试驾的中途,我尝试中速超车,只需轻轻的深点一下油门,7速变速器就会快速反应的降档以提高动力的输出,如果你问我这款变速器最多能降几档,说出来你可能不信,70公里,7档巡航时,转速不到1300转,但此时一脚油门到底,GLK能直降4个档位,以3档5000转的动力向前猛冲。
另一个对高速驾驶没有加分的项目是没有配备ACC主动巡航,1.8吨的车重,加上成员和行李,往往达到2吨多以上,即便开启巡航定速,你也需要保持7分精力去驾驶,换句话说,为了保证足够的刹车距离,你需要与前车保持好车距,并且右脚不能离开刹车踏板太远。
过去的奔驰是什么样子?其实现在也一样:“开宝马,坐奔驰”。这6个字形容的最为简洁,GLK有些中性化了,它比一般的SUV要应硬,不过路感和操控性也更强;也没有以往的奔驰车那么“舒服”,但仍旧还是款舒适的城市SUV。
GLK是近两年来,奔驰少有的个性化产品之一。源自奔驰G级[综述 图片 论坛]的硬派风格经过设计师的妙笔后,刚中带柔的施展在了奔驰C平台的紧凑型SUV上,但真的与G相比,GLK算不上硬派,最多只能叫豪迈。没有弧度、没有流线,这是城市SUV中鲜有的一种特色风格。
而一旦有了格栅进口中网和巨大的三叉戟标致后,一切就又显得不太一样了。奔驰气场和品牌的优越感顿时将整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GLK采用的是现款C级的平台,车身长度方面比C级短了约5厘米。我们眼前的GLK,是名副其实的紧凑型SUV,比GL级小了很多,但是GLK的设计仍然很出色,它的绝大部分车身长度都位于前后轴之间,多出的前脸和后备厢部分所占的车身长度非常少,这能使更多的车身重量位于前后轴之间,带来更好的车身重量分配,从而有利于整车性能的提升。
车头要比车尾霸气得多,前脸只有三条横镀铬格栅,简洁但凶狠,GLK所有车型都没有采用立标,取而代之的是中网大标。
不管是不规则形状的大灯,还是方形雾灯罩,以及梯形的下进气格栅,都以直线描绘,所见之处均为直棱直角,没有半分弧线作为妥协。可见GLK的性格是清晰鲜明的——年轻、阳刚、硬派。
GLK车厢的方正造型一如其外形,有刚硬风格但却不缺乏精致,其车厢内饰用料和做工都比较讲究,体现出奔驰车应有的豪华风范。色彩运用偏向于清新运动风格,整体设计也很简洁,整个车内完全找不到桃木的装饰,这也让GLK彻底与商务和稳重划清了界线。
奔驰的COMAND显示屏不论大小还是分辨率,在同级车中都属一般,但界面的设计与内饰搭配的很协调,看起来就是凸显高档,这是一种设计水准,更是一种品牌理念。要奢华?那不是现在奔驰的调调,或许迈巴赫[综述 图片 论坛]可以。
多数情况下,车载音响的这种数据线并不是标配,奥迪在这方面做的就不好,大几千的价格是在让你心疼不已,GLK这点还算厚道,既然车内的配置没有达到奢华的程度,细节的完善和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GLK没有配备倒车影响,虽然有这样的辅助设施,但不得不说,在能见度不好的天气下,驾驶员对车后的情况还是没有充足的信心去把握,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适应。
奔驰在用户体验方面一直是最棒的,车窗、后视镜控制,座椅调节和记忆都集中在了一起,多而不乱,使用方便,奔驰一直将这个传统延续到至今。
后排没有单独的风速和温度控制
装备水平一般确实是GLK存在的问题之一,没有座椅通风、没有ACC主动巡航,甚至连倒车影响也不能选装,都是令人遗憾的地方。但我们能发现它在尽力通过其他细节的补充和完善给人一种慰藉感。
前排座椅看上去颇具档次,采用真皮面料手工细致。驾驶席和乘客席都带有8向电动调节和3组记忆,再加上电动头枕规格很高,方便经常换人驾驶的家庭用户。但座椅的包裹性和舒适性实在不敢让人恭维。
GLK的轴距只有2755mm,后座空间自然是买家关心的重点。可以放心是后排头部空间充足,虽然前排椅背造型还有掏空设计,但腿部空间仍然称不上宽裕,最多只是够用而已,后排宽度乘坐3个人的情况下就会显得有些局促。
新车前后各有两个固定杯座,对日常生活来说已经算够用;手提箱内设有空调出风口,在夏日可以冰冻饮料;中央扶手箱的面积够大,但内部空间没有分割,空间利用率一般;前后门壁板都设有储物格,大小深度中规中矩。总的来说,GLK表现出德国人对储物空间的需求,属于非常务实的态度。
但是如果这个乘客有非常多行李的话,当他看到GLK的后备厢空间,特别是后备厢盖板下面的储物槽的话,或许在后排的细微抱怨可以就此化解了,因为GLK一定能满足他的苛刻要求,除了将后备厢两侧的空间利用之外,后备厢盖板下面的空间也分得非常细,可以说将空间利用到极致。
新款GLK即将上市,另外也有消息称,奔驰GLK的国产在即,如果能将价格下调10万的话,GLk的销量应该能有一个不小的提升,到时应该会与Q5维持在差不多的水平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