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使用手册与雨燕机油分析以及齿轮油的探讨

当前词条:雨燕机油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大家好!通过整理就机油使用中的常识与选择以及安全使用等问题进行了描述,最后也针对雨燕的机油使用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也请不吝赐教。

机油的分类

全合成机油
顾名思义就是完全都是100%合成的机油,这类机油在包裝上往往会见到 100% Synthetic 、Fully Synthetic或是德文VOLL SYNTHESE之类的标识,其字义代表着『全合成机油』,全合成机油或许应该称为润滑脂,这是因为原油在几经化学改变及添加多种特殊物质时,已可展现抗老化、抗磨损、抗泡剂、清净、流动率快等多项功能,而且油的品质也可控制得很好,但价位相当高昂。

合成油
    
合成机油介于矿物油与全合成油之间,当我们在察看此类油品的包装時,通常上面会印有Synthetic ﹑Semi-Synthetic, Synthetic Based, Synthetic technology或者是德文SYNTHESE 的标识,而不论是英文或德文,其意思都是『半合成机油』或日文的『部份合成油』或简称为『合成油』。合成机油通常是由矿物油以及部份的合成油,依照各厂商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当然其中也会添加特別的物质來提升油质,其价位较高。

矿物油
      
矿物油,基本上这类机油产品有的可能只是印上Mineral Oil意思是『矿物油』或是multi-grade的英文字,意思是『复级机油』,但是也有的厂商机油产品上面並沒有印有上述的英文标识。而矿物油之所以被称之为矿物油,乃在于此类机油是直接由地底下挖出的原油,然后再加以提炼而成,这就是矿物油,事实上矿物油由于其中的分子结构存在着部份的支链,而这些存在的支链往往在润滑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因此在某些极端激烈的操驾情況下以及恶劣天气环境及严苛路况条件下较为容易产生裂解导致品质及使用效果下降,但价位较低。

机油外包装上经常会出现"SAE"和"API","SAE"用来评定机油粘度的,黏度的含义:简单来说,黏度表示机油是稀还是稠。较稠的机油流动性较差,会导致大量的能量损失在克服润滑油内部阻力上,但它能够在机件表面形成较厚的润滑膜,故此适合在较高温度及重负荷的情况下工作。反之,较稀的机油形成的油膜较薄,但流动性佳、阻力小,适合在低温、低负荷的情况下运转。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20摄氏度,机油黏度就会降低一半。

在寒冷的冬季,机油粘度会变大,从而使发动机阻力增大,造成冷启动困难,严重磨损发动机。在这种关键时刻,就要求机油从油槽注入引擎的速度一定要快。优质冬季机油应该在点火的1秒钟之内迅速流到引擎顶部。即使在每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低温下,仍能给引擎提供最好的保护。好的机油应该有四大功能:

1.润滑抗磨: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减少磨损。

2.冷却:降低发动机温度。

3.清洁:保持发动机清洁,扩散污染物。

4.密封:防止过量气体从密封环及气缸通过。

再好的机油在行使一定的里程后也一定要换掉,因为机油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逐渐被氧化,其中的添加剂会逐渐消失,性能也会降低,它所具备的以上四项功能都会减弱。

标识内容解释

●API
表示美国石油协会(简称)对机油品质等级的评定标准。S 表示汽油机油。L 表示级别,从API SA、SB、SC、SE、SF、SG、SH、SJ、SL,字母越往后,油品档次越高。
●SAE
表示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缩写)对润滑油粘度等级的规定了11个机油粘度级别,
表示在什么大气温度下使用什么级别的机油。这11个级别中有6个是冬季机油,用英文字母W表示。共有0W、5W、10W、20W、25W。W前边的数字表示该级机油适用的最低温度。不过你得弄明白了,W前边的数字越小,表明其适应的温度越低。如SAE0W适应的最低温度是-35摄氏度,SAE5W适应的最低温度是-30摄氏度,以此类推。夏季机油不用字母表示,直接标注数字,共有20、30、40、50、60五个级别。这些数字表示机油适用的最高温度,例如SAE30机油表示其适应的最高温度是30摄氏度.

不同环境温度与应使用的黏度级别:

环境温度(°C) 建议黏度(SAE)
-30---35      5W-50,10W-50,10W-60
-30---15      5W-30,5W-40
-15---15      10W-30,10W-40
-15---40      15W-40,15W-50,20W-40, 20W-50

矿物油与合成油到底有何不同?
各种用途的润滑油,是由不同等级粘度的基础油掺配以不同比例的几种添加剂调制而成。而矿物油与合成油之最主要差别在于基础油不同。矿物油的基础油是原油提炼过程中,在分馏出有用的轻物质(如航空用油、汽油……等)之后,剩下来残留的塔底油再经提炼而成。就本质而言,它是运用原油中较差的成份,原油中存有几千个不同的混合物分子组成,提炼技术即使再精进,亦无法将其中不良物、杂质去除殆尽。反观合成油的基础油,系来自于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所分散出来的**、丙烯, 再经聚合、催化等繁复的化学反应才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基础液。在本质上,它使用的是原油中较好的成份+B1,加以化学反应并透过人为的控制下达到预期的分子形态,其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来变数的能力自然很强,因此合成油体质较好,其对热稳定、抗氧化反应、抗粘度变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矿物油强的多。除了上述之外,矿物油在提炼过程中因无法将所含的杂质完全除去,因此流动点较高,不适合寒带作业作用。而合成油因不含杂质,其流动点可达零下50℃以下.如飞机、太空飞船、潜艇等所遇气候温度相差悬殊的场合,则非使用合成油不可。

正确选择机油

●选择品牌
这个看似简单,但却是最容易受所谓“专家意见”左右的因素。绝大多数专家的建议都是让你在选择润滑油的时候尽可能奢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刺激润滑油市场的繁荣。所以,在选择品牌的时候,建议车主首先有自己的原则——自己选择的润滑油应该是能够在车辆预期使用年限里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最便宜的润滑油。有了这个原则,你就不难估计到这样一个问题——整车制造商在车辆使用手册上的建议用油已经能够完全满足发动机的需要(大多数厂商推荐的换油周期也显得有些奢侈),超越这个推荐用油标准去选择润滑油就有些浪费了。

虽然很多专家都说润滑油的品牌对品质有很大的影响,但其实组成润滑油的基础油和添加剂,国内和国际上主要供应商也就那么几家。国产的长城、昆仑和统一,国外的一些品牌都在国内采购基础油(因为目前全球只有中国、美国和委内瑞拉拥有环烷基原油资源,这种原油是生产高品质润滑油基础油的必备原料)。至于添加剂(或者说配方),全球也仅有几家公司做的比较专业,包括一些国际品牌也在向这几家添加剂生产企业采购添加剂。这和整车制造商向同一家零部件企业采购零部件还略有不同,因为作为化工产品的添加剂在质量上的差别并不如不同价位的机械产品那样大。因此,API质量级别和粘温特性相同的润滑油,其产品的差异性并不大,完全可以放弃对国产品牌的成见。当然,有个前提是,国产的某些小品牌,其质量控制上令人很不放心,虽然也同样标识为某一API质量级别和黏温特性,但其倾点和闪点等技术参数却难以达到应有的标准。对这些品牌,我们就要睁大眼睛——通常只有过于贪图便宜的人才会选择这些品牌。

●选择API质量级别

这个API质量级别其实是美国汽车工业协会早年制定的标准,随着技术的发展,几乎每年这个标准都在向更高质量级别的润滑油推进。这主要是环境保护的压力迫使一些整车制造商需要考虑润滑油本身对整车排放的影响。目前欧洲呼声最高的欧Ⅴ排放就需要至少采用SM级并通过ILSAC的GF-4认证的润滑油,因为它降低了润滑油中的磷含量,减小了尾气排放中三元催化剂失效的可能性。而国内目前用的比较多的则是API SL/GF-3、API SJ/GF-2和API SH/GF-1。通常来说,这些质量级别的润滑油节能效果在1.1%~1.6%之间。选择何种质量级别的润滑油要依车型和车辆的生产时间而定,这个在整车的使用手册里有明确说明。大致来说,目前国内的经济型轿车大多推荐使用SG、SH和SJ级别的润滑油(其实SJ级别已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中高档轿车的需要),中高档轿车则推荐采用SL和SM级别的润滑油。通常来说,如果花钱买了更高级别的润滑油,可以适当延长换油周期。

●选择黏温特性

很多车主很在乎自己所在地区的温度跨度。在国内的大多数地区,冬夏季温度变化并不大。国内不少整车制造商都会把车辆开到新疆进行整车试验,已经检验了其装车润滑油在温差较大地区的稳定性。而且国内的昆仑等润滑油企业已经推出了5W/50的润滑油,这种润滑油能够在-30 ℃~50 ℃稳定工作。不过也不是说一定要选择温度跨度大的润滑油,通常不同黏温特性的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表现会有较大不同,例如10W/40在高温下稳定性就远远好过5W/30。在国外,为了达到苛刻的环保要求,整车制造商推荐用户采用5W/20,而赛车为了保证在高温高转速下对发动机的保护和减少摩擦阻力,一般采用10W/50或者10W/60的润滑油。5W/20虽然省燃油,但抗剪切性能不好,而且也不适合我国大多数地区气候。10W/50或者10W/60则在耐久性上难以用在家用轿车上。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夏季温度长期徘徊在30 ℃~40 ℃,显然更应该选用5W/40或者10W/40的润滑油。而新疆等地,由于夏季温差很大,则更应该考虑温度跨度大的润滑油,而且在冬季最好更换粘度更低的型号,这样润滑油的低温特性比较好。

认证标准:目前除了API认证以外,还可能看到以下认证:

⑴CCMC

原本的欧洲油品认证规范组织CCMC在1996年正式改组为ACEA。CCMC为Coremittee
OfCommon Mar—ketAutomobi,eConstructors,亦即"欧洲共同市场汽车制造委员会”,由
CEC负责开发燃料与润滑油性能的试验方法,再由CCMC进行分级。CCMC所制订的规格从最低级G1起一直到最高级的G4、G5,G代表汽油引擎.PD代表柴油引擎。值得注意的是G4所认证的油品局限于低温流动指数10W、15W与20W,但是W后面的高温黏度指数则没有限制,而G5所认证的油品只包括5W与10W。

⑵ACE

ACEA为Association des Constructeurs Europeens Automobiles,为原来的CCMC改组,于1996年1月1日正式称为ACEA,分为A1.A2,A3三级.ACEA的认证规范标准是由BMW、FlAT、FORDGM、MERCEDS-BENZPORSCHERENAULT、SCANA、VW、VOLVO等车厂共同制订,1996年取代CCMC,不过目前ACEA与CCMC的认证标示仍然并行使用,在许多油品的罐身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两种认证规范的出现。

安全使用常识

●温度对润滑脂的影响比对润滑油的大,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暴晒,可能使润滑脂中的油皂分离,因此,润滑脂应优先储存在室内。

●为防止水气吸入润滑油脂桶中,因此用完应尽快盖紧桶盖。

●储存少量润滑油和补油用的容器,必须有盖且保持清洁,定期清洗并用布擦干。擦拭时,最好用布,切不可使用易于脱落纤维的废棉纱,因为他们的纤维会由器皿进入设备的润滑系统,堵塞润滑油的流动。

●每种润滑油都应有专用的容器,并在容器上标注所盛装的润滑油的名称,以免混淆。

●对新设备或大修装置的润滑系统必须进行清洗,并按规定磨合。

●不同公司的同类润滑油产品不得混用,必须混用则要求进行试验;同一公司不同质量等级的产品不得混用;油品代用必须“以高代低”,且要求粘度级别相同。

雨燕机油相关推荐

其他网友还关注

国家备案

网上车市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建议反馈 | 隐私权声明 | 服务协议 | 网站合作 | 分站加盟
Copyright © 1999 - che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上车市
京ICP备1506751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780 精准汽车报价,海量汽车图片;买汽车,就上网上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