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词条:克莱斯勒指南者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2010年1月1日,董先生在北京某4S店购买了一辆09款Jeep指南者(报价 图片 参数)限量版,回到家中发现缺少胎压监测,董先生以为是自己操作有误,于1月5日到4S店请店方人员予以调试,4S店告知董先生此车没有安装胎压监测。
在克莱斯勒网站的指南者配置表中,明确显示这款车应该具备胎压监测,由此董先生怀疑4S店从中做了手脚。此时,董先生又发现该车原本应有的侧气囊并不存在。于是,他拨打了克莱斯勒的服务热线寻求帮助。厂家给出的答复是:克莱斯勒已确认2009年9月份的某个批次指南者限量版没有安装胎压监测和侧气囊。而董先生的Jeep指南者正是2009年9月生产的。
董先生最初要求4S店给予补装胎压监测和侧气囊,但店方表示已经无法安装,只能给予3000元车辆装饰方面的补偿。安全配置换成了装饰,董先生无法接受这样的“补偿”。在此后的几个月里,他一方面与克莱斯勒方面进行接触,一方面向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经过消费者协会的协调,补偿款从3000元增加到了5000元。
由于董先生依旧无法接受,最终选择了法律维权。他向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提请了诉讼,要求4S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赔偿。3月15日,此案开庭审理。3月29日,法院进行了一审判决,判决4S店赔偿董先生购车款25.79万元,诉讼费2584元由被告方承担。
董先生的诉讼请求得到了支持,法律维权取得了成功。
董先生:不接受封口费。
拿到判决书的董先生并没有因为达到目的而喜形于色。在过去的14个月里,反反复复的联系、沟通,使得维权之路走得很繁琐,也很周折。据董先生介绍,法院开庭审理之后,一直坚持只补偿5000元的4S店曾找到他,提出2个条件供选择,一是补偿3-5万元,二是更换一辆新车,购置税由董先生承担。前提是不允许向媒体透露此事。
因为最后这句话,董先生没有接受这个看似很优厚的条件。因为董先生不愿意接受封口费。
董先生认为,我国消费者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消费者维权向来曲折复杂。遇到产品质量或服务的瑕疵,部分消费者在接受了销售方给出的一点儿小恩休之后,便缄口不语,从而无法对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构成震慑作用,到头来,受害的是包括销售方在内的所有消费者。所以,面对5万元或一辆新车,董先生因“不允许向媒体透露”而拒绝了。
律师:此案具有积极意义。
接受董先生委托,进行法律诉讼的是北京吉普兄弟连汽车俱乐部的法律顾问冒晓光律师。据冒律师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权。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消费之前,有权利知道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经营者有义务向消费者告知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董先生购车时,销售人员并未明确告知所购车辆的真实情况,签署的购车文件中也没有相关的文字说明,侵犯了董先生的知悉权,涉嫌以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
冒律师表示,类似侵权案件在汽车消费中并不鲜见,减少配置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汽车内饰从真皮变成了人造革,从皮革变成了塑料,至于取消隔音棉、省略发动机下护板、更换低档轮胎的例子更为常见。但是,每当有消费者维权时,厂家均以“有权在不通知的前提下更改配置”为理由,搪塞消费者。冒律师建议,消费者购车时,应该详细阅读厂家资料,并以此为依据,保护自己的利益。董先生之所以能够维权成功,就是在于保留了所有的物证,证据确凿,理由充分。这个案件对于汽车消费维权来说,具有很好的积极意义和示范作用。
其他车主:接受5000元补偿后缄口。
据报关单显示,同一批次进口到我国的Jeep指南者,共有289辆,董先生所购车辆是其中之一,289辆车分布在全国各地,北京地区有10余辆。据了解,面对缺少配置的Jeep指南者,厂家要求经销商:1,向欲购车者说明此情况,并在购车时签署已经知晓的文件;2,对于已经售出的Jeep指南者,每辆车给予5000元的补偿。
之所以定出5000元的价格,是出于胎压监测价值2000元,侧气囊价值3000元的原因。据了解,部分车主接受了这样的补偿,并与经销商签署了协议,保证事后不再追究。比如,四川一位指南者车主,投诉后得到的是赠送带卫星导航和倒车视频的DVD机,外加两次免费保养。而据最新的消息,陕西有位车主正在投诉中,目前尚无结果。
经销商与厂家:没有回音。
判决当天,车讯网与经销商和汽车厂家进行了电话联系,试图从不同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说明来意之后,经销商与厂家接电话的人员均表示无权表态,只能帮助转达并请我们等候,但到截稿为止,尚未接到经销商与厂家的回音。
采访手记:未尽义务的代价。
客观来看,Jeep指南者的配置缺失显然属于个案,属于厂家与经销商沟通失误所致。如果这289辆车进入中国之后,厂家能够及时告知经销商存在配置的差异,如果经销商能够及时发现配置的缺失,董先生也就不用耗费14个月的精力,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辗转周折。
我国汽车消费尚属卖方市场,汽车配置的种类以及档次,全凭厂家决定,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像董先生遇到的问题,并非经销商故意而为,因为汽车安装什么样的配置并不是由经销商决定的。但是,消费者有知悉权,经销商有义务全面了解产品的详情,并向消费者如实说明,没有履行应尽的义务,为此付出代价自然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