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完美 更加完美 试驾新奥拓

当前词条:新奥拓试驾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15年前,我国有4家军工企业同时生产日本铃木微型车奥拓。到了2006年,因为无法到达国家三号排放标准,长安奥拓 (详情 图片 报价)退出了北京市场。此时,江南奥拓、江北奥拓和西安奥拓,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有的变卖机器设备,有的则更换东家,变成了比亚迪。若不是排放法规的问题,长安奥拓以其优良的品质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不仅能在4家奥拓中脱颖而出,而且完全可以继续生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新奥拓的试驾体验。

欧洲有个甲壳虫,持续生产了几十年,成就了几代人的汽车梦;奥拓无疑是我国同胞的甲壳虫,在过去的15年中,使至少50万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因为,甲壳虫与奥拓具备很多共性:结构简单、售价价廉、品质可靠、性能实用。

80年代成为有车一族的人们,大都对126P留下了至深的回忆;90年代购买第一辆汽车的多数人,对奥拓的感情,至今挥之不去。尽管当时的奥拓体重只有670公斤,最大功率才27千瓦,4速手动变速器,手摇车窗,但它的质量可靠,行驶性能并不差。

一位车主甚至开着自己的奥拓,沿川藏公路进藏,并一直开到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成为当时的一大佳话。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奥拓具备众多汽车无法比拟的经济性:它的油耗和维修成本极低,据报道,奥拓车主曾创造出1公升汽油跑30公里的记录;参加此次新奥拓试驾的一位老奥拓车主甚至戏言:当年兜里揣着500块钱就敢去修理厂大修发动机。

此外,奥拓的身材小巧,在人口稠密的都市,停车时自然占据了极大的优势。诸多优点,换取了人们对它的无限喜爱,奥拓的保值率之高,令同期的任何一款车望尘莫及。“新车不贵,旧车不便宜”,是奥拓车型持续了多年的真实写照。一位友人曾以3.1万元买了一辆二手的长安奥拓,开了4年多,最后以1.8万元出手,平均每年的折价不到3000块钱,此事听得在场数人瞠目结舌,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惟一的后悔就是当初怎么没买辆奥拓。

往事历历在目,但毕竟都是昨日花黄。奥拓做为一款经典的实用车型,在其故乡日本,长盛不衰。东瀛岛国尽管人均收入远远高于我们,但在汽车消费方面却极为务实,买车注重面子、贪大求全的风气比我们这边淡泊许多,正因如此,特别擅长制造小型车的铃木公司,已经将做为全球战略车型的奥拓,发展到第五代,而且一如既往地保持了小巧灵敏、经济实惠的特征。国内制造奥拓最为成功的企业:长安铃木汽车公司,潜心磨剑三载,将新一代的奥拓推向市场,MSN汽车频道的试驾人员,于新车上市之前,率先体验了这款经典车型。

第一眼看到新奥拓,从心理上有些难以接受。这款车与我们司空见惯的奥拓相差甚远,整车呈现出一种圆润、厚重的风格,与此前方正、轻盈的老奥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仔细想想,汽车设计历来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想要卖出更多的车子,就必须让它的外形具备亲民力,简单一点说,它的造型必须迎合目标客户的口味。

奥拓做为一款经济型的微型车,主要的目标客户应该是年轻一族。初出校门,消费能力较低,追求价廉的同时还特别在意外表,只要外表漂亮,机械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如果依旧保持昔日老奥拓的外表,县、乡、镇级的消费者或许还能接受,上海、北京、广州的消费者恐怕就要嗤之以鼻了。为了配合所谓的潮流,新车必须与时俱进,于是,这么一副外表应运而生,是有道理的。

从正面看新奥拓,夸大的进气口,显得有些近似卡通,颇为活泼可爱。大约是为了突出这种效果,把日本本土奥拓的同色横杠处理为黑色,“嘴”由此显得张得更大,与吉利的熊猫很有点神似。大灯的造型很漂亮,炯炯有神之感,与“大嘴”配合的很完美。

从后面看新奥拓,尾灯造型与日本本土车型差异较大,带凸起的多边形尾灯,看上去与前大灯形成遥相呼应之势。曲线风格的后玻璃和厚重的尾杠,同样完全改变了老奥拓的风格,看上去很是稳重,很有力量,也更为时尚。不过,从侧面看上去,尾杠的收缩较急,线条略显生硬。新奥拓车身钣金和喷漆的工艺水准,已经完全脱离了老奥拓时代的面貌,与更高一级的车子没什么差别。

与此前老奥拓配备0.8升发动机不同,新奥拓配备了铃木公司的K10B全铝发动机,1.0升排量,3个汽缸,每缸四气门,双顶置凸轮轴,最大功率52千瓦,最大扭矩92牛米。优点是它的油门反应极为灵敏,脚下轻轻一点,转速立即上升到3000转,几乎没有任何延迟;其次是燃油经济性很出色,据厂家介绍,新一代的发动机依旧传承了老奥拓极为省油的特点,手动档车型40公里时速的匀速油耗为3.6公升。此次试驾虽然没有实际体验油耗,但奥拓的节油性能我早就亲身感受过。10年前,我们数辆汽车一起去内蒙,平均大家每加两次油,同行的奥拓加一次,百公里不足5公升的实际油耗令在场人们羡慕不已。

新奥拓动力上的缺点是低速时扭矩不足,如果驾驶者有2000转换挡的习惯,在驾驶新奥拓的时候必须更改。毕竟是1.0升机器,驱动着1.2吨重的车子(满载时的总质量),2500转/分钟以下的动力输出,有些力不从心。但是,如果始终保持3000转换挡,也就是说始终用3000转左右的转速驾驶,新奥拓的动力还是具备不错的表现。小排量的发动机,追求的重点是省油,动力以够用为原则。新奥拓较好地实现了这一点。

新奥拓有自动挡车型,是同级别车中的惟一。试驾之前,对于如此袖珍的机器,居然配备自动档,内心存在严重的疑惑。几圈转下来,发现无论是走走停停,还是直线加速,这台日本爱信的变速箱,性能相当不错。首先是档位切换比较平顺,没有明显的顿挫;其次是速比设定很合理,动力传递比较精准。对于城市驾驶来说,特别是对驾驶没有特殊兴趣的朋友,选择一辆配备自动变速箱的微型车,自然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

当然,手动变速箱的动力传递更为直接,动力表现更为流畅。1.0升的小机器肯定不会出现什么激情澎湃的加速,但仗着车小、车轻,瞬间的加速并不示弱,要不怎么在90年代末期,老奥拓就曾有“疯狂的老鼠”的爱称呢。我们曾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在车内半箱汽油,2个成年人,开启冷气的状态下,0到百公里加速,手动档20秒,自动档26秒;40-60公里的加速,手动档和自动档都是5秒;40-80公里的加速,手动档8秒,自动档10秒。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数据只是个简单的参考,并非精确。事实上,购买奥拓的车主多半不会在意它的加速性能,还是那句老话,在日常使用环境中,够用就行了,动力储备过多就意味着金钱付出得更多。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新奥拓配备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取代了常见的液压助力。这套系统不仅能节省汽油,更主要的是,方向盘的助力力度,可以根据车速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低速行驶时,助力力度提高,方向非常轻盈,高速行驶时,助力力度减弱,方向盘会变得较为沉重。这种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经验不足的驾驶者,在高速时的误操作或过于鲁莽地猛打方向。浏览一下昔日的交通事故报道便可得知,起码接近半数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驾驶者猛打方向造成的。

同样是为了安全,新奥拓把双安全气囊、ABS+EBD、预紧式安全带、安全带未系提醒和发动机电子防盗,做为了车辆的基础配置,再加上高强度车身结构,使得新奥拓的安全防护比老奥拓上了不止一个台阶。

与老奥拓极为务实的内饰风格相比,新奥拓的内饰具有了革命式的变化。凸出式的中控台、双色调的内饰色泽和曲线造型的内饰线条,使人们不敢相信这是一辆奥拓。尤其是它的内饰材质与做工,算得上较为精细。美中不足的是,车内照明灯较为简陋。

新奥拓的仪表盘为单体造型,居中且占据主体位置的,是时速表,自动档的档位显示、车门状态显示等分列在时速表的两侧。

油箱存油量、时间和里程记录,被集成在一个小显示屏里。      如果你想要发动机转速表,就得购买豪华款车型。它没有水温表,只有水温出现异常,才会有个红色警报出现在仪表盘上。整个仪表和中控,都被处理成橘黄色,光调显得很和谐。

新奥拓豪华款的座椅为皮与织物结合,两色搭配,看上去很新颖,也很悦目。前排座椅4方向手动可调。老奥拓标定为4座车,在按座位征收养路费的时代,这一标定极为实惠。因为,别说是微型车了,即使是小型车甚至是紧凑级车,后排座坐3个人也是一件非常不舒服的事情。新奥拓的座位数量增加了一人,变成了5座车,尽管后排座真要是坐3个人,肯定特别拥挤,但也是无所谓的事情了,反正养路费被取消了。

新奥拓的座椅舒适度不错,后排座的头枕略显单薄。值得赞扬的是座椅尺寸,尤其是后排座座椅的进深和角度,处理得不错,比雨燕后排座过于平直的椅面要强多了。

与所有的两厢轿车一样,新奥拓的后排座具备放倒的功能,行李仓的容积从129升可以扩大到367升。如果仅从数字看,这个容积比任何一款三厢车的行李仓都要小,但是,凡是开过两厢车的朋友都知道,两厢车的装载能力,远远大于三厢车。如果想证实这一点,您只要到宜家的停车场就能目睹。那里有不少开着三厢车来购物的顾客,都不得不另外付钱,租辆小面运东西。

我本人也清晰地记得,90年代末期,北京的洋桥开了一家万客隆,当时我曾开着一辆桑塔纳去买电视,18吋的,怎么塞也塞不进去,最后是住在附近的一位开奥拓的朋友,前来帮我把电视运回了家。

新奥拓分为舒适款和豪华款两个款式,舒适款与老奥拓颇有些神似,一切追求简单,尽最大限度实现经济实惠,以价格低廉为最高境界。

豪华款则有些向潮流靠拢,其配置比老奥拓高了很多,比如四门电动车窗、遥控钥匙、CD音响、电动调节的外后视镜、后窗雨刮、杯座、行李仓隔板等。

总体而言,新奥拓与老奥拓相比,具备了外形时尚、靓丽,内饰较为精致,配置较为齐全的特点,各方面处理得几乎完美、无懈可击。当然,这一切都是与老奥拓相比得出的结论。老奥拓之所以畅销数年,转手时非常保值,主要原因是便宜,一是售价便宜,二是使用便宜。两个便宜加在一起,造就了普通收入者也有能力问津,中等以上的收入者在遇到政策性限行的时候,也可以不假思索地买上一辆,以解燃眉之急。

眼下这辆新奥拓,在外观、内饰、配置和动力等各个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就是不知道价格是否也要上一个台阶,假如果真如此,那就如同大众新甲壳虫一样,背离了的当初的宗旨,背离了占据社会主流的普通消费人群,如此一来,难免就会出现曲高和寡的局面。毕竟,眼下微型车市场已经有乐驰奔奔、FO和M1等数款车子,消费者的选择范围逐渐变宽,尽管奥拓在市场口碑、技术数据等方面领先于这些车子,铃木的品牌价值也高于长城奇瑞,但如果价格定得太高的话,消费者一样不会买账。

别忘了,微型车最敏感的,是售价。以个人之见,新奥拓在外观、内饰、配置和动力等方面上了一个台阶,价格依旧保持老奥拓的档次显然不可能,最佳选择是价格上半个台阶,维护奥拓长久以来,物美价廉的美誉,方具更大的胜算。

 

新奥拓试驾相关推荐

其他网友还关注

国家备案

网上车市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建议反馈 | 隐私权声明 | 服务协议 | 网站合作 | 分站加盟
Copyright © 1999 - che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上车市
京ICP备1506751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780 精准汽车报价,海量汽车图片;买汽车,就上网上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