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词条:奔驰smart试驾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小,真小,这几乎是所有看到和要开smart共同的观点。当我去拉smart的门拉手时,我发现离这拉手不远处,这辆车的车身结构就终止了,这种感觉还是稍稍有些异样的。近2.7米长的车身还没有一些车辆的轴距长,长/宽/高为2695/1559/1542(mm)的车身尺寸让我觉得绝对不会为它的停车位发愁,这可能也正是smart的特色吧。
在外观上smart整体设计以可爱俏皮为主旨,小巧的车身是吸引眼球的核心亮点,只不过我个人认为2011款smart融入更多精明干练的味道。这其中车身颜色的搭配很起作用,虽然2011款smart共有14种车身颜色组合,但是整体风格并不花哨,相比mini、DS3、菲亚特500等时尚小车,smart更多一分沉稳。
这次试驾的车型中,我只看到涡轮增压的激情版(Passion)和博速版(Brabus),其中激情版软顶敞篷的也有看到,而入门级别的标准版并没出现,因此,我们主要看看出现的版本有哪些独特之处。
而专门为中国汽车消费者特别设计的定制版车型包括smart虎年限量版、哑光灰限量版、兔年限量版和燃橙特别版,这些车并没有为试驾提供,而它们和普通版本的区别只是在车身涂装和轮毂上有区别,燃橙版车身为橙色,轮毂为黑色;而兔年特别版在车身各处都有个性化LOGO
内饰:特点突出做工好 材质塑料感强烈
smart的内饰和外观一样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长直规整的中控台特别有梳妆台或者床头柜的感觉,空调、音响都很具有创造性元素,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设计非常简明易懂,操作非常简单,上手非常容易。金属拉丝装饰和中控台下部包裹的皮革,使得这辆小车的内饰感觉更加精致。
标准版同激情版、博速版在内饰方面有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标准版的方向盘是两辐式设计,而激情版和博速版的是三辐式设计,而且不是标准的正圆形,而是融入部分赛车方向盘的设计元素,有直线、有棱角。
内、外后视镜都很宽大,但是由于后排隔挡的面积较大,因此从车内观察正后方向的视野并不是很富裕。smart硬顶车型都有面积可观的天窗,但是不能开启,我们称它为“样子货”是不是有些过分,呵呵,开个玩笑。
就乘坐的感受而言,smart前排(只有这一排)还是比较舒适的,支撑和依托比较不错,虽然是手动调节,不过操作起来并不费劲。
动力:颇具操控感 变速箱是致命伤
和老款不同,2011款smart fortwo的1.0升发动机油三种不同参数可供选择。入门级的标准版仍然是52kw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而加入涡轮增压之后的激情版动力可以提升到62kw,顶级的博速版则是继续压榨发动机潜力,使得最大功率达到75kw。
遗憾的是变速箱仍然是那台5AMT变速箱,不要说在运动性上毫无优势,即使是日常驾驶,也需要人为适应,摸着规律,顺着它的脾气来。换挡迟滞、换挡间隔超长是最受病诟的地方,再优秀的发动机也难以发挥。这台变速箱的档位有N档(空挡)、R档(倒车档)、A档(行车档)以及5速的手动+/-档。有必要跟您提一下它的操作,在您着车后,向左搬挡把挂入A档后,车辆是不会自动前行的,要想车走,必须给油,而且不是轻微给油,需要踩下踏板的约1/3行程。而停车后,只需将档位挂入N档,然后拉起手刹即可。
这样的变速箱再配合脚感很硬、位置很高的刹车踏板,会对初次驾驶smart的驾驶员的脚制造不小的考验,我就是这样,如果把脚后跟作为支点,则脚腕痛;如果抬起脚后跟悬空,则小腿酸。这样的驾驶风格非常像手动挡车型,只不过左脚不用踩离合而已。
行驶在上海狭窄而拥挤的道路上,smart让我很自信,因为它小。而起步的时候很猛,抬头的感觉明显,由于驾驶的是62kW增压版本车型,带动这样的小车是轻而易举,75kW的博速版,相信这样的感觉会更加强烈。
smart采用了前麦弗逊式+后拖曳臂式的独立悬挂,调教的偏向于运动,为了抑制转向侧倾,其悬架阻尼较硬,路感很清晰,对于颠簸路面的过滤并不完全,都说赛车手要有一个敏感的屁股,我不是赛手,但是smart给了我这样的敏感,高速变线和过弯心里都很有底。
品牌:smart
级别:微型车
0万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