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词条:朗逸质量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数年以来,凭借着精湛的“德国技艺”,严谨的“德国品质”,大众为我们推出了帕萨特,途观,朗逸等重磅车型,每一辆都是那样的令人瞩目,每一样都是那样的令人着迷。大众的成功并不仅仅表现在对汽车工艺的精湛造诣上,即使朗逸质量服务方面,他也毫不逊色,著名的“大众关爱”服务便是其中之一,当然坚持本身产品质量,坚持不减配的态度,更是让人心生敬意。
为什么大众会如此神奇,为什么大众会如此成功?我们认为,这与他们独到的眼光,神奇的朗逸售后服务,以及优秀管理方式有莫大的关系。
进入中国后,大众表现了其清晰的中国战略,上海大众投产后财源滚滚而来,但大众又表现出了着眼未来的眼光,与上海定下了7年不分红的约定,将利润全部滚动投入,扩大产能,占领市场。
显然,只有战略眼光还是不够的。大众在中国持续20年的成功,还来自于德国先进管理经验的移植——当然这与合资双方的磨合相关。
1985年,上海大众当年实现盈利,产品供不应求,但它马上迎来了一个大的考验——零部件国产化。根据当时的国家政策,不尽快达到国产化要求,就无法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但在零部件标准上,中德双方看法明显不同。陆吉安回忆说:"德国大众当时坚决要求上海大众的零部件必须符合大众标准。但这是老'上海'的供应商们无法达到的,他们认为,既然上海大众生产的车不出口,没有必要达到德国大众这么苛刻的标准。"大众方面态度非常坚决,要求桑塔纳国产化零部件必须送到德国,由大众公司的狼堡总部用其严格的标准进行认可。最终,这场争论以时任上海市市长朱基的一句"绝不能搞'瓜菜代'"结束。
当上海大众工厂改造完成后,开始讨论工厂的外墙应该漆什么颜色。中方管理人员的一致意见是漆成灰色,下面深灰、上面浅灰,理由也很简单,灰色不显脏。但是德国经理认为灰色太难看,坚持要漆白颜色。"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争吵了很长时间也不能统一意见。"陆吉安考虑后,决定同意采用德国人的方案,"我当时也觉得白色不合适,但我想看看德国人怎么管理。"白色的围墙油漆好了,当然很干净、漂亮。但大多数人都在等着看笑话:"过一个月你再看吧!"结果,十几年来,围墙确实一直保持得干净如新。德方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章,每隔半个月就要清理一次。此后,车间的墙面、地面,也都漆成了很鲜亮的颜色,而且也都一直管理得很好。陆吉安说:"这给我们的启示很大,大到生产,小到车间、厂区的清洁,大众都有一套严格细致的制度。"
也因为这种严谨细致、丝毫“不减配”的管理制度,使得大众公司跨越了一个又一个门槛,度过了一场又一场的危机,而帕萨特、途观和朗逸的出现,以及后来的大获成功,与其说是大众朗逸品质和优秀的售后服务所取得的胜利,更不如说是这种一丝不苟的管理制度的功劳,更不如说是一种对大众精神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