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词条:奔驰glk对比奥迪q5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在近几年的国内汽车市场中增长速度最为迅猛的细分市场莫过于SUV了。SUV市场与轿车市场不同,其增长量不是集中于廉价的15万元紧凑级车市场,而是涵括了20完到百万元级别的豪华车型——在中国消费能力日趋强大的今天,这一细分市场的增长依然被业内持续看好。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便是三款在国内炙手可热的六十万元级豪华SUV。既然是SUV(Sport Utility Vehicle ),我们并不会苛刻地要求他们有着纯粹的越野性能;而是重点来看看它们能够给我带来怎样的舒适性与便利。
基于全新平台,诞生于斯帕坦堡(Spartanburg)工厂的宝马X3于今年3月23日与广州正式上市。全新宝马X3不仅延续了前代车型的SAV风格,更继承了宝马极致的驾驶感受,向消费者展现着其独特的优势。
奥迪目前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当年来华投产的英明决定了。当年的勇敢行为成就了今天奥迪在华的风风火火。所投产的各种奥迪产品除了畅销就是加价。当Q5还处于进口时代的时候,就已经遭到了粉丝的抢购,而且国产之后的待遇更是万人追捧。
奔驰GLK级 车型频道|图片|评测|报价|油耗|车会
奔驰的号召力相当大,在国内外都是属于老少皆知的一个豪华品牌。面对国产奥迪Q5的加价狂潮,奔驰当然是坐不住了。这位长相颇有个性的中型SUV叫做GLK(G指代硬派的G级越野车,L表明这是一辆更为豪华舒适的车型,K就是小型的意思),但它跟旷野泥泞没什么关系。预计在本年10月进入投产的奔驰GLK如今还处于进口的状态,但已经开始了大幅的降价以清理库存;国产GLK可以说是呼之欲出。
动感、大气、硬派各有所好
就数据上看来,宝马X3拥有三款车型中最长的轴距以及最大的车身尺寸,但鉴于其所采用的车身设计让其充满了运动化的紧凑感让其在视觉上比奥迪Q5更为秀气。全新改良的天使眼成色更细腻,配合标志性的宝马双肾型进气格栅打造出经典的宝马风格。
全新宝马X3在外观上的改变最为瞩目的莫过于车身线条及全新设计的尾部了。两道深深的腰线让前后轮眉更为突出,增强了整体的肌肉感。车顶线条的弧度也较旧款要大,原有的镂空式行李架换装成紧贴车顶的样式,既保留了日后加装行李架的功能性也让车身整体更为流畅更具公路运动性。
尾部线条可谓丰而不乱,表现力十足;宝马X3的尾部设计依然能看到老款的设计元素,但更为夸张的线条让其更趋向于城市运动跨界车而非老款那种追求SUV视觉感受,家族化的翼式灯组设计融入到“T”型的尾灯也较老款更为整体及时尚。
人们在奥迪Q5国产初期不断地对比并纠结其和进口版本的区别,但市场证明了一汽奥迪Q5是成功的一款车型。虽然奥迪Q5在三围上比宝马X3略少,但其圆润的车体在视觉上较宝马X3更大。
奥迪Q5前脸设计简洁、家族式的大嘴加上俗称恶魔瞳的前大灯组,只要出现在人的视线中,一眼就能认出这是一辆奥迪车。可以说Q5的前脸没有过多的花哨,简洁明快的家族DNA是前脸给人的第一感觉。
奥迪Q5的车尾设计使用了奥迪Q系列车型“包围式尾门”的理念。Q5的尾门尾门上部包含了一部分C柱,中间是尾灯的全部,往下与大面积的保险杠和谐的融合为一体。
奔驰GLK是三款车型中体型最小的一款却继承了奔驰G系列那高车身设计,相对较窄的车身以及较短的轴距配合1691mm的身高让其有着更浓厚的越野感。
奔驰GLK整车线条相比其余两款车型更为硬朗,车头面积不如同品牌其他SUV大的同时比宝马X3和奥迪Q5更为宽扁,但依然保留了奔驰SUV车型那大大的菱角分明的头灯,内部的灯组设计也没有宝马X3和奥迪Q5的花哨。也许大部分人都觉得进风口那大大的三叉星标志已经足以掩盖车头上一切设计带来的视线。
奔驰GLK腰线平直且微微向后上翘,这让车体带来了一定的俯冲感,这也是GLK给人城市化的最大感受之一。三款车型中唯一保留着粗犷的行李架的奔驰GLK在尾部设计上也保留着奔驰特有的稳重大气,以平板式的设计展示着其与奔驰G系的关系。
内饰设计诠译车型定位
三款车型的内饰设计应该无需过多地介绍了,都沿袭了三个品牌最具特色的风格;即使是全新的宝马X3和2011款奥迪Q5也不例外。
宝马X3的内饰依然是那种富有运动感的设计,横式布置的中控台视觉上更突出车内宽度,非对称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宝马车一贯以来驾驶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小巧且富有运动感的三幅式方向盘以及让一切变得简洁的高度集成的iDrive系统让整体设计融合了科技与运动。
奥迪Q5在多种内饰风格和材料的选择,满足消费者更多的需求。MMI系统通过位于挡把后方的控制区域可以控制很多功能,但整体设计不如宝马X3的iDrive系统简洁,挡把四周布满了各式控制按钮。
奔驰GLK的内饰设计和外观如出一辙,布满了切割线。也许有人会认为内饰中浓厚的塑料及橡胶感让奔驰GLK少了一份豪华感,但这正是奔驰对于奔驰GLK的定位。大面积的仿金属面板、简洁的设计体现出了一款运动车型的风格,造就其刚毅的气质。
虽然在GLK的内饰上难以发现桃木、真皮一类彰显豪华的材质,但门上扶手位置所采用的真皮包裹所带来的舒适感远比各种装饰给人的豪华感更实际,这也昭示着奔驰在造车方面的用心之处。
轴距达到2810的宝马X3在数据上要比其余两款车型大,设计师为X3塑造了一个紧凑有力的外观同时,显著扩大了车内使用空间。车辆前排和后排均配备多个大尺寸储物箱、托盘和杯座。三个后排座椅为长途旅行提供极佳的舒适性,其腿部和肘部空间明显比前代车型更加宽敞。后排座椅靠背能够以40 : 20 : 40的比例折叠,三个部分可同时或单独折倒。行李厢空间达到550-1600升,同时该空间的大小还可根据个人的不同需求而改变。
奥迪Q5那2807的轴距已经不再是同级车中最长的了,但也仅比X3短了小小的3mm。因此虽然Q5没有一如其余国产奥迪所采用的加长模式,但依然能提供充裕的空间。后排座椅更可以小幅度的进行前后移动,为行李箱提供更为广阔的承载空间。如果为了承载更多的行李,放倒后排座椅,后地板更可以近乎于全平状态,更为转载行李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值得一提的是奥迪Q5提供了其余两款车型所没有的前排座椅肩部支撑调节以及座椅通风功能,这为驾乘人员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用车感受。
奔驰GLK不但在车身尺寸上小于对手,2755的轴距更是比宝马X3少了55mm。空间舒适性对于一款SUV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尽管GLK在紧凑型SUV中又是个头比较小的。虽然受其车身短小的影响,内空间算不得宽裕,但真的要做进身高1.75米左右的乘客,似乎也并不觉得拥挤。
GLK的座椅完全依靠电脑调节,即便是头枕也要依靠电控按钮来控制,为了适合不同身高的驾驶者,当驾驶者身材不高时,座椅向贴近方向盘的方向移动,座椅头枕会自动根据驾驶者的身高降低头枕的高度,而当驾驶者身材较高大时,座椅向后移动,头枕也会随之加高,保护驾驶者的颈部。GLK的储物空间也算是方便,行李箱空间对于SUV来说绝不是什么问题,在放倒座椅后又能获得更大的储物空间存放超长的物品。在行李箱中,GLK还为你准备了可以折叠的造物盒,在行李箱内放一些琐碎的物品。
在动力配置上,宝马X3与奔驰GLK都提供了动力输出线性的六缸自然吸气发动机,虽然排量皆为3.0L,但宝马X3采用的是直列式发动机,奔驰GLK则采用更为平稳的V型发动机;而奥迪Q5则采用了2.0L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扭矩上更具优势。
宝马X3 xDrive28i 豪华型拥有190kW最大功率以及310N.m最大扭矩。
两款3.0L自然吸气发动机间的对比而言,宝马X3所拥有的190kW最大功率以及310N.m最大扭矩在数据上都要比奔驰GLK的170kW和300N.m要有优势,而奔驰GLK在输出转数上要比宝马X3低一点。
相比两款自然吸气发动机,奥迪Q5的2.0TFSI发动机所提供的扭矩输出更为澎湃,达到了350N.m,而最大功率虽不比更高排量的两款发动机高,但也有155kW。奥迪Q5的动力输出最大优势不在于输出量度,更多的是其较低的输出转数;这也是增压车型的魅力所在。
虽然奥迪Q5以及奔驰GLK在最大扭矩输出的转数上比宝马X3更具优势,但在百公里加速的官方数据看来,宝马X3那6.9秒的成绩远比奔驰GLK的7.6秒及奥迪Q5的7.9秒更为优胜。
2011款全新宝马X3xDrive35i比xDrive28i的轮胎配置更高。
造成加速成绩差异的不光是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我们将把更多的因素一一分析。首先是变速箱的选用,奥迪Q5与宝马X3皆采用了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而奔驰GLK依然停留在7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虽然三款车型皆拥有牵引力控制系统,防止了动力的流失,但宝马X3那245/50 R18的轮胎却比奥迪Q5以及奔驰GLK的235mm宽的轮胎带来更大的抓地力。
2011款奥迪Q5 2.0TFSI豪华型配备了235/60 R18轮胎。
最重要的一点是车重,虽然宝马X3是三款车型中体型最大的,但整备质量仅有1820KG。奔驰GLK也仅比宝马X3重了10KG,可是奥迪Q5的整备质量高达1900KG;这也许就是奥迪Q5在加速度上明显慢于其余两款车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造成奥迪Q5比其余两款车型沉的原因包括了其铸铁缸体,以及75L的大油箱。相比之下,宝马X3和奔驰GLK所采用的缸体分别为镁铝合金及铝合金,而油箱容积也仅有67L和66L。
底盘结构
车型
宝马 X3
xDrive28i 豪华型
奥迪 Q5
2.0TFSI 豪华型
奔驰 GLK300
4MATIC 豪华版
驱动方式
前置四驱 前置四驱 前置四驱
前悬挂类型
麦弗逊式独立悬挂 多连杆式独立悬挂 麦弗逊式独立悬挂
后悬挂类型
多连杆式独立悬挂 多连杆式独立悬挂 多连杆式独立悬挂
轮胎规格
245/50 R18 235/60 R18 235/50 R19
最大扭矩(N·m/rpm
310/2600 350/1500-4200 300/2500-5000
前/后制动器类型 通风盘式/盘式 通风盘式/盘式 前后通风盘式
可调悬挂 - ● -
在驱动方式上,三款车型皆采用了前置全时四驱系统。他们分别是宝马的xDrive、奥迪的Quattro以及奔驰的4MATIC。宝马xDrive的动态行驶控制系统通过后桥上的差速器利用电动机和一组复合齿轮和两个离合器在前后桥同时实现动力的分配转移。换句话说,宝马xDrive能在保持前后动力分配比率的同时,向车身一侧车轮传递动力。
宝马X3的四驱系统虽不可能给我们带来如何刺激的越野感受,但与牵引力控制系统集成多种功效与一体,当时速低于65公里/小时的时候,内侧车轮速度降低从而提高转弯速度与驾驶乐趣。
奥迪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是奥迪最值得炫耀的技术。它是一套纯机械结构的四驱系统,其核心部件就是托森中央差速器(Q5采用的是托森C式,也是目前最新的托森中央差速器结构)。之所以奥迪的这套系统闻名于世,主要是因为它可以自动实现前后桥的动力分配,而不借助任何电子系统的干预。
在车轮打滑时,完全依靠托森中央差速器自动实现前后轴的动力分配,因此它对动力传递更加及时。由于奥迪Q5只在中央差速器上采用了托森C型差速器,因此在前后车轴上的左右两侧车轮的限滑方式只有依靠电子辅助系统进行干预,毕竟它不是一款纯正的越野车,在前后桥同时装备托森差速器也显得无用武之地。
奔驰GLK 300拥有了奔驰响亮的4MATIC四驱技术。这套四驱技术如今也发展到了第三代,不过不同于奥迪纯机械结构的托森中央差速器,奔驰的4MATIC四驱结构则采用了多片离合器式的中央差速器,这种差速器结构由于需要电子系统的干预,同时受到离合器性能的限制,因此在性能上却是不及托森中央差速器。
而在对前后桥左右两侧车轮的限滑功能上,奔驰GLK350也同样没有配备具有锁止机构的差速器, 而4ETS电子牵引力控制在限制左右车轮打滑上起到了一定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