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词条:英菲尼迪qx56油耗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在中小排量经济型车和电动汽车上,日产展示出了其过人的竞争力,但就匹配高档汽车的动力技术而言,平庸的表现远不足以与欧洲企业抗衡。油价上涨对QX56这类百公里城市油耗超过20升的庞然大物来说是一场灭顶之灾,它们毫无意外遭遇了消费者的冷遇,大排量的全尺寸SUV正在受到美国人的唾弃。
人口不到世界人口总数5%的美国,对原油的需求却占到世界总需求的25%,美国人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该国总统奥巴马巴不得将罪魁祸首之一的大排量汽车撵出美国。
“当前美国汽车业的现状简直不可接受,”奥巴马说,在过去的十年里,美国汽车业在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几乎毫无建树,而一项新的排放和油耗标准将帮助制造商们生产出“符合21世纪要求的汽车”。
这无异于宣判了日产高端品牌英菲尼迪QX56的“死缓”命运,为讨好北美买家而诞生的QX56注定不再能取悦这一市场。
退守日本
QX56更无法在欧洲找到拥趸,那里的买家对此类牺牲了操控性、完全向美国市场妥协的产物毫无兴趣。
作为二流高档品牌,英菲尼迪在2008年尝试进入欧洲以来,至今都未能摆脱糟糕的业绩。在其不足15 万辆的全球销量当中,高达80%的份额仍旧依赖北美市场。今年前3个月,英菲尼迪在英国仅售出16辆汽车。
由于北美市场的萎缩,日产被迫将英菲尼迪QX56的生产线由密西西比迁至日本本土的枥木工厂,希望接近富有的西亚或者中国,以找寻新的生存空间。
“这个丑陋的大家伙使我丧失了对日产的尊重,很高兴看到它离开美国。”当日产做出将生产线迁至日本的决定,美国人Adam说。
和QX56一样的全尺寸SUV正面临绝境,而日产认为在中国可以绝处逢生。低碳和环保甚至不会成为影响富有买家们消费行为的因素之一,仅40%的大排量消费税不足以医治他们的炫富心理。
但日产似乎太急于从新兴市场榨取利润了。与北美地区56700美元(约合人民币38.7万元)的零售价格相比,中国人将为QX56支付数倍于前者的成本,其差价足够再购买一辆BMW X6 xDrive35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