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词条:2011款奔驰glk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最近有关奔驰GLK国产的消息不断曝出,但北京奔驰官方并没有公开表示消息的准确性。在上个月,奔驰公司发布了2011款的GLK,国内现在进行销售的还是2010款,新车型什么时候引进同样不得而知,但这些并不影响我们从技术的角度来解析一下2011款的奔驰GLK。
相对于中尺寸的M级、全尺寸的GL级和高性能越野的G级,GLK是奔驰公司最年轻的SUV车型,主要定位于紧凑型SUV。GLK的出现与宝马X3不无关系,同样定位于紧凑型的SUV,GLK的出现已经落后了X3五年,但是来得晚并不代表表现差,奔驰GLK里里外外的硬派风格还是使它有着不少的拥趸者。
小改款GLK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仅仅局限于内饰的小改进之类的,如大灯控制开关更加的人性化、方向盘皮革更加高级等。安全配置也增加了一些,如膝盖气囊、骨盆气囊和改进了的倒车摄像头等。另外,新GLK增加了可选装的AMG运动套件,其中有AMG的前保险杠、LED日间行车灯、铝合金行李架和20寸的AMG 5辐轮圈等。
2011款车型的动力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国内的3.0升版本国外并不常见,主要的还是3.5升V6版本。美国市场的2011款车型只有3.5升这一个版本,这款引擎输出功率272马力,最大扭矩350Nm。这款自然吸气的老发动机与宝马X3和奥迪Q5上的增压发动机相比并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奔驰公司增压发动机车型的普及程度远不及宝马和奥迪,与这款发动机搭配的是7G-tronic七速自动变速箱。
SUV嘛,不得不谈的就是其越野性能,这也是我们今天的重点。GLK脱胎于C级车平台,这也看出了奔驰对于GLK的定位,就是城市SUV。承载式车身与C级轿车相同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挂,所以其越野能力与自家的其他大哥相比就没有什么必要了。大家都痴迷于G系的那三把锁,但真正用上的有几个人呢?GLK用简化的4MATIC四驱系统来对付并不会太复杂的城郊地形,平时主要用于公路行驶,这就足够了。
GLK的4MATIC四驱系统采用了前、中、后三个开放式差速器的全时四驱系统。其实这样三个差速器的设计并不罕见,但它的核心就在差动限制技术上。奔驰的4Matic四轮驱动系统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已经不是一款纯粹机械式的四轮驱动系统,也是时下常见的电子技术与机械部件相结合,而这电子技术就是奔驰的4ETS差动限制技术。4ETS实质上就是TCS牵引力控制系统。奥迪和大众公司的“EDS/EDL”、丰田公司的“A-TRC”以及路虎公司的“ETC”,与4ETS相同,都为牵引力控制系统,只是叫法不同。
就像托森差速器是奥迪Quattro四驱系统的核心,4ETS也可以算是4Matic四驱系统的精髓。4ETS就是利用ABS的制动力自动分配功能来实现差动限制。当这种全时四驱的车辆有一个车轮打滑时,车载电脑就通过ABS对打滑车辆制动来限制它的空转。从而差速器就可以把传递给打滑车轮的动力转移到其他未打滑的车轮上。四通道四传感器ABS可以实现对每个车轮的单独制动。不管几个车轮打滑,ABS可以分别对其工作,然后将动力传递给不打滑的车轮,事实上整个系统就是在模拟机械差速锁的作用。
对于中央差速器的差动限制靠4ETS就不顶用了,奔驰采用了多片摩擦差速限滑装置,这个装置与中央差速器一体。也有人将此装置称为中央多片离合器,或者直接称为多片式限滑差速器。这套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液压系统和摩擦片。当液压系统对摩擦片作用时,两组相邻的摩擦片就会紧紧挤压在一起,从而将差速器锁死,实现限滑目的。多片式限滑差速器平时将扭矩按45:55分配给前桥和后桥,必要时扭矩会按30:70或是70:30进行调节。
其实液压多片摩擦装置与机械式差速锁有些相似,但是机械式差速锁采用牙嵌式锁死机构,可以实现100%的锁死;液压多片摩擦装置则靠摩擦片,并不能完全锁死,可靠性要比机械差速锁差一些。但是液压多片摩擦装置的灵活性要好一些,这是因为机械差速锁必须在车辆停止或是缓慢行驶时启动,而摩擦片可以随时接通。这种液压摩擦片装置也普遍用于当前的城市SUV。
GLK上并没有像路虎一样的多地形选择系统,甚至连越野模式都没有。但4MATIC四驱系统好像随时待命,交叉轴测试中电子辅助系统介入相当及时,车轮空转并不多见。虽说定位于城市SUV,但相比于其竞争对手,如宝马X3、奥迪Q5和英菲尼迪EX35等车型来说,GLK的四驱越野性能无疑是优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