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词条:伊兰特外观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看到GT字样的时候所有人不免都会对车子产生期待,然而点击标题进来之后你会发现这是一款标准的两厢车。也许你会觉得被骗了,但想一想,别克英朗也同样使用过这样的名称。所以,既然来了,先别在乎名字,专心看车吧。
外观:采用家族最新前脸设计造型动感
首先说清楚此伊兰特并非我们熟悉的北京现代伊兰特,而是基于现代i30打造的一款面向北美的全新车型。所以分工是这样的,现代i30主攻欧洲市场,而伊兰特GT则在熟悉的北美市场打拼。
现代高层表示,伊兰特是一款拥有驾驶乐趣的五门掀背紧凑级两厢车,并且有实力重新定义该级别车型的性能标准,它的主要竞争对手不外乎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福特福克斯、马自达3和大众高尔夫。
伊兰特GT显然继续保持了在索纳塔八上面取得良好效果的流体雕塑设计,其中几个新的家族元素包括从飞思开始采用的大面积六边形前脸格栅设计,回旋镖式的雾灯也比较有特色。
车身侧面是伊兰特GT最具看点的部分,腰线走向非常清晰,棱形突出设计也展示出动感。对于一款小型车来说,这样的设计最能体现出车辆应有的活泼。远比四平八稳的设计要更突出小型车特质。
从B柱开始设计师已经着手开始收尾工作,因为前脸和侧面都非常有冲击力,伊兰特GT车尾部分的设计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的尾灯似乎就是由起亚K2两厢车尾灯改进而来的。在我看来,仅从图片上会觉得伊兰特GT后备箱开口稍微偏高,也许会部分影响到实用性。
从个体来说伊兰特GT的造型设计必然是成功的,人们觉得它动感、时尚,这些都是好看的要素。但换一个角度说哦,现代这种过于流行的设计会让人爱也匆匆去也匆匆,总体上汽车还是不宜过于流行,几遍小型车也同样如此。
另外,伊兰特GT车身刚性相比较从前的两厢伊兰特有37%的提升,同时重量却进一步降低,由此得到的是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而另外值得一说的是伊兰特所使用的钢材都是现代自己生产制造的,因为现代投资80亿美元建造了属于自己的钢铁工厂,也是全球唯一。
最后说一说车身尺寸,伊兰特GT拥有4300mm车长和2650mm轴距,高度和宽度则分别为1516mm和1780mm。
内饰动力:中控台造型实用动力强调经济性
相比外观,伊兰特GT内饰能说到的地方很少,首先是因为这套内饰设计传统,其次是因为这样的设计不容易挑出毛病,估计即便是长时间接触也很难找到不妥或者不顺手的地方。
能从图上能感受到的是伊兰特GT内饰用料与做工都很不错,而且配置较高,起码带加热真皮座椅、导航、自动空调都已经非常确定,多功能方向盘与一键启动更有可能作为全系标配车型出现,毕竟高性价比是韩国车一大特色。
伊兰特GT另外拥有的一些便利性配置包括10向调节座椅,具有冷藏功能手套箱,音响系统带有USB及iPod接口。安全性方面,伊兰特GT有ABS+EBD+ESP这类主动安全装备,还有前排气囊、前排侧气囊、侧气帘以及膝部气囊等这些被动安全配置。
在设计上,伊兰特GT将会采用效果更绚丽的仪表设计,中控台各部分布局安排合理,空调出风口位置设计的也更有针对性。然而还有一点让人感觉有些纳闷的地方是,从目前发布的官方图看伊兰特GT没有出现三辐式方向盘,全都为四辐设计。不知道以后是否会有低配车型采用三幅方向盘设计,或者它将出现在手动档车型上。毕竟作为一款比较有运动锋范的小型车,三辐式方向盘能更进一步满足人们期望。
伊兰特GT动力采用带有进气歧管长度可变的1.8LDVVT发动机,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177N·m,搭配6挡手动或者6挡自动变速器。虽然从动力性能方面衡量表现一般,但是这款发动机却有着接近混合动力车型的排放水平,很符合当今环保的主题。
操控性方面,伊兰特GT采用带稳定杆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悬架,整体而言并无特别。也是这个级别经常使用的悬挂类型之一。
空间:坐人载物都适合设计考虑实用性
伊兰特GT上并没有安排太多储物空间,那种通常日系车会出现的零零碎碎各种只能放手机的储物小槽利用率确实也不高。伊兰特GT车上的储物空间以好用为基础,并不求数量,比如车门上的大面积大开口储物槽,还有前排中央扶手及附近杯架,都是利用率比较高实用性比较好的设计。
前面说过对于伊兰特GT后备箱开口可能稍小的推断目前依然成立。虽然也许这款车在装载容积与便利性方面都有好表现,比如后排座椅可以分开折叠放倒,而且也比较平整,但对于大件货物的装载,比如小冰箱之类的物品,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会显得稍微力不从心。
这款车的乘坐空间相比不会令人担心,基本能够满足正常需求,坐四个人正好,坐五个人也无妨。
总结:现代伊兰特GT是一款造型设计动感美观,动力性能不错,配置全面,空间够用的紧凑级两厢车,几乎没有明显缺点。如果说有所欠缺,那就是在竞争中与对手相比品牌不够响亮,毕竟福特福克斯、大众高尔夫等前辈实力不俗。如果不是因为造型设计,那么对消费者而言伊兰特GT的优势就只有可能体现在性价比方面了。
这款车是否引入国内目前不得而知,不过前段时间我们的编辑在国内拍到过这款车的谍照,这也许是暗示。毕竟美国市场的用车需求与我们还是有不少重叠部分的,比如都喜欢大空间,都喜欢高配置。鉴于i30在国内的表现不甚成功,用国人更熟悉的伊兰特作为切入点也许确实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