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饰营造出温馨的驾乘氛围 试驾轩逸1.6

当前词条:轩逸内饰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也许说起日产轩逸车型,多少会让人感到孤单影只。但是当你看到轩逸尾部那赫赫有名“Bluebird”的车标,你就会明白,其实轩逸也是有着传奇历史的车型。作为蓝鸟的换代车型,虽然抛弃了当年响当当的“蓝鸟”的名字,启用了“轩逸”这个富有中式文化色彩的名字,但是轩逸仍然无法掩盖其原型“蓝鸟SYLPHY”的锋芒。今天我们测试的轩逸1.6XE舒适版AT,虽然是轩逸产品序列中自动挡的最低配置的车型,但是本着日产家居化的风格,这款轩逸1.6XE舒适版AT仍然向我们展现出了舒适、温馨格调。

外形:改款后的轩逸外形更大气。

看到轩逸给人感觉它很像当年风靡一时的天籁,所以也留下了“小天籁”的美名。大气自然是轩逸给人的第一感觉。饱满的车身线条,外形也不算修长,所以在视觉上给你一种厚重敦实的感觉。似乎轩逸的外形完全抛弃了当年蓝鸟车型一贯尊崇SSS(Super Sport Sedan)理念,反而营造了一种沉稳的尊荣。

轩逸车长达到了4665mm,车侧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轴距长,竟然达到了2700mm,在紧凑级车型中这一尺寸是有着比较大的优势的。车身高也是轩逸外形的一个特点,外形饱满,但宽度并不大只有1700mm,所以在视觉上给人感觉车身瘦高。

09款轩逸的前脸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前格栅从四条细长镀铬亮条改为三条,并且变得更加粗壮。这种变化也显出了日产如今新的家族特征。保险杠下方的进气孔也变成了三孔式的结构,给原本文静的轩逸增添了一丝动感。

独特的前灯造型一直以来都是轩逸的特色,左右两个大灯上分别隆起了一个“犄角”。这一点设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当年在车前端左右两侧都有个位置标,来提示驾驶员车头的位置。但是轩逸车灯上的犄角显然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由于发动机盖的线条比较低,所以坐在驾驶位无法观察到车灯上的凸起。所以这项设计对于轩逸来说更多的还是起到了装饰的作用,毕竟这个凸起还是让我们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车尾行李箱的高度较高,使得尾部的造型更显得高,更显厚重。尾灯的造型也颇为迎合时下的潮流,白色的倒车灯为整体红色的尾灯增添了一抹靓丽。后雾灯并非与尾灯融为一体,而是独立布置在保险杠的下部,让尾部的造型完全符合对称的美感。

虽然1.6XE舒适版AT是配置较低的车型,但是为了方便驾驶,轩逸全系配备了倒车雷达,三个雷达探头均匀分布在后保险杠上,不过这三个探头更多的还是能比较灵敏的探测到车尾正后方的物体,而对于斜后方的物体,则会受到雷达布置位置及探测角度的限制。

195/60R16的邓禄普轮胎在行驶中为轩逸提供了舒适安静的行驶特性,7辐的铝合金轮毂也显得格外精干。

内饰:典雅的家具风格,温馨安逸。

轩逸内饰给乘客营造了温馨惬意的氛围,坐进去,不由得会感觉如同走进了一个舒适宽敞的房间,家具布置整齐有致,座椅柔软舒适,而家具的配色也恰如其分的营造了安逸的环境。

木纹的内饰贴条,在轩逸身上就是显得格外亲切,并没有任何呆板和不协调的感觉。浅米色的配色,也是大部分家用车常采用的配色。大量的软材料应用在轩逸的内饰,别看是一款低配车型,但轩逸1.6XE舒适版仍然也是丝绒面料的内饰贴面。并没有因为价格而过多的采用硬塑料材质。

米色的方向盘,款式延续了日产家用车的风格,结构简单,虽然缺少了多功能按钮,但是也并不感觉突兀。只是方向盘使用了塑料的材质,并且少了一些防滑处理,所以在天气比较干燥季节,方向盘就会比较滑。筒状的仪表盘是轩逸全车最具动感的配置,时速表的中心呈现齿轮状,红色的背景灯为其增添了立体感。

中控台的造型还是日产比较传统的风格,大按键的设计布局整齐,功能清晰。各种按钮按起来也比较顺手。前排驾驶位的车窗控制按钮仅有驾驶员一侧具备一键式升降功能,而其余三个均不具备这项功能。四个车窗控制按钮的位置也颇为靠前,驾驶员习惯性的将手搭在扶手上时,只能控制到后排车窗,而前排车窗控制还要向前伸,很容易按错,多少有些不便利。

低配置的轩逸在车钥匙上,显得却是很低端,虽然有遥控,能控制车门及行李箱开启,但是启动发动机的钥匙结构最为简单,就是一个普通的铁片钥匙,也不具备电脑防盗功能。在测试过程中,我们曾经将遥控器和钥匙分离使用,防盗器也不会报警。因此选择低配置车型的车主需要格外在意自己的钥匙,一旦被别人盗用,你的爱车就会失去防盗保护了。

乘坐舒适性:空间宽大,座椅如同沙发一般舒适。

轩逸的温馨不仅体现在内饰营造的氛围上,舒适的座椅以及宽阔的乘坐空间都体现了轩逸家具的风格。

柔软的座椅如同沙发一般,坐垫并不是简单的直板造型,环绕3/4圈的包围,提供了侧向以及臀部的支撑,靠背也是如此,很好的贴合身体,坐在其中并不感觉身体僵硬,而是一种轻松自如。后排亦是如此,整体的后排座椅更让然感觉如同沙发一般,而靠背两侧向上翘起,起到了良好的包裹性。

轩逸内部宽阔的空间并不是仰仗简短坐垫长度来实现的,身高1.75米的乘客坐在后排,腿部空间可是紧凑型车中少有的,甚至达到了中级车的标准,而500mm长的坐垫也并不显短,给后排乘客腿部良好的支撑。即使长距离乘坐也并不感觉腿部不适。由于车身较高,轩逸前后排头部都相当宽裕,没有丝毫压抑感。

后排虽然可以乘坐3名乘客,但是由于车身横向宽度较窄,身材较为丰满的三位男性乘客乘坐,就显得有些拥挤了。并且后排座椅没有提供中央头枕,坐在中间的乘客,头部就失去了依靠,显得不够舒适。还好腿部空间依然宽裕,就连中间的乘客都不必将腿骑在地台左右两侧,地台的长度足以容纳下42码的脚。

驾驶感受:驾驶轻盈,动力稍显不足。

我们今天测试的轩逸1.6XE舒适型,搭在的是一台HR16DE发动机,它和日产另一款畅销的家用车骐达采用的是相同的发动机,只是功率稍有提升,最大功率86kw,最大扭矩153Nm,具备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结构。单看数据,这台发动机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应用在骐达身上也表现出了出色的动力性。但推动轩逸就稍显吃力了。所以在动力表现上我们也不求它有多么强劲的性能表现,毕竟还是满足家庭代步所需,动力够用,经济性为先。

与这台1.6升发动机相匹配的是一台4AT自动变速器,显然在轩逸2.0升的车型,配备的CVT变速器成为了轩逸的一大卖点,然而1.6升的车型仅仅配备了一台4AT变速器,多少让人感觉诱惑力不及CVT那样大。不过从实用性角度上讲,轩逸1.6配备的4AT变速器与发动机匹配非常顺畅,并没有过于明显的换挡冲击,在加速降挡时,变速器也反应较为敏捷。

从日常驾驶角度上讲,平缓的驾驶,轩逸表现出了安静舒适的驾乘感受。方向轻盈,转向也较为灵敏。减振器也很好的缓解了路面的振动,并不会将路面的颠簸清晰地传递到车内,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不过就1.6升发动机推动体型超过4.5米的车型来说,的确有些力不从心。起步时由于发动机与变速器匹配出色,同时加之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功效,还是能感受到较为明显的加速感,但是随着车速的提升,1.6升发动机动力小的劣势也越发明显,加速也变得没有什么冲击力。

 轩逸的油门总体来说感觉较为轻盈,但是其油门的阻尼力却并不是始终如一的。油门前1/2的行程,油门非常轻,可以说感觉不到什么阻尼力,但后1/2的行程,油门的阻尼力却十分明显。

制动踏板的力道较为适中,并且制动效果也颇为明显。经历了一次小改款,后制动器也由鼓刹变成了盘刹,因此在制动效果上也有着不小的提升。在轻踩下制动器踏板后,制动器会迅速做出反应,降低行驶速度,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绕桩对于轩逸来说并非其擅长的。虽然在舒缓的驾驶风格下,悬挂表现出了较好的完整性,减振器也表现的比较有韧性,但是在苛刻的测试条件下,轩逸则表现的更加侧重舒适性。较高的车身、柔软的悬挂调校在连续的急转时,势必造成明显的车身侧倾。

轻盈的转向力度此时也不会随着车速的提升而有明显的增加,依然比较轻盈。而3圈多的转向角度,也在绕桩时限制了轩逸的灵活性,使得每次改变方向时都需要转动比较大的角度来改变行进的方向。不过,毕竟轩逸是面向家庭用户,以舒适为主的车型。较为顺畅的完成绕桩测试也表现了不错的行驶性能。

总结:

综合看来,轩逸1.6XE舒适型除了动力不占优势外,其可以称得上是一款比较适合家庭代步的车型。不仅内饰家居化的风格,营造了温馨与清雅的氛围,各种内饰材料的搭配也都恰到好处。而作为最低配置的车型,配置仅仅是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并无太多的高档可言。对于要求较高的车主来说,这款配置的轩逸还是较难满足他们的需求。

轩逸内饰相关推荐

其他网友还关注

国家备案

网上车市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建议反馈 | 隐私权声明 | 服务协议 | 网站合作 | 分站加盟
Copyright © 1999 - che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上车市
京ICP备1506751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780 精准汽车报价,海量汽车图片;买汽车,就上网上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