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词条:斯柯达明锐2.0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说起斯柯达品牌,也许有的网友对它还有几分陌生。很多人对它的了解还仅仅局限在上世纪末在大街上经常见到的老款法比亚。其实斯柯达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4年,是世界五个最早的轿车生产厂之一。1991年,斯柯达品牌正式归入大众旗下,进而成为德国大众旗下继VW(大众)、AUDI(奥迪)、SEAT(西雅特)后的第四大品牌。如今的斯柯达车型更多的融入了大众的技术,从而丰富了大众的产品线,成为大众全球战略中的关键一环。
这一次,大众把这个百年品牌带进了中国。首先推出的便是以欧雅为原型的斯柯达明锐。此次来到我们编辑部的是一台明锐2.0手动逸仕版。斯柯达究竟能够带给我们怎样的速度表现?看完下面的文章,您自然会有一个答案。
废话少说,先来个初次体验。我拉开车门,坐进了这款酒红色明锐的驾驶座。车内的一切都让我感到熟悉,看来斯柯达已经彻底的大众化了。如果不是方向盘上的标志在提醒我,我一定以为这是一台正宗的德国大众。
北京的冬天还是比较寒冷的,于是,爱惜车辆的我决定先热一热车。我一边搓着双手一边开始仔细观察它的细节。四幅方向盘的造型非常简单,没有采用真皮包裹,手感上也没有太多亮点。
真皮座椅的感觉倒是很不错,8向手动调节,再加上方向盘的4向调节,驾驶者可以很容易的找到最舒适的驾驶姿势。座椅侧面最上方的旋钮为调节腰部支撑旋钮。实际使用过程中,我发现腰部支撑的调节幅度非常小,感觉也很不明显,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仪表盘的样式确有几分复古气息。表盘上的刻度清晰,对称的设计也显得十分整齐。中央的车载电脑显示屏样式虽然简单,但功能齐全,油耗,里程,温度等信息都可以通过这个显示屏传达给驾驶者。不过绿色的背光显得有些廉价,与明锐的定位不太相符。
明锐的怠速噪音控制得很不错,车内也没有明显的抖动。我在出发之前甚至要通过转速表才能确定发动机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状态(速度单位:km/h) 噪音值(分贝) 静止状态 34.9 怠速状态 40.9 40 58.1 60 59.6 8062.2100 65.1 12066.7分贝值小于50属于安静,适合睡眠;50—75是正常,能保证正常交谈;75以上变得吵杂,影响交谈,除了方向盘,档把可以说是驾驶者操作最频繁的设备了。明锐的档把比较厚实,挂挡的力度也比较轻,操作起来非常轻便。
手刹也比较粗,握起来手感很好。
车热的差不多了,我们也该上路了。驶出停车场,首先传递给我的信息来自踏板。离合器的结合点稍高,但很快就能适应。面积很大的立式油门踏板有几分跑车的神韵,让我忍不住不停的去试探它。刚刚上路没多久,我就发现了明锐的一个很人性化的设计。它的中央扶手箱上的肘托不但可以前后调节,还可以进行上下调节。无论什么身材的驾驶员都能得到舒适的享受。虽然是个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功能,但它让我体会到了设计师的精巧用心。
低速行驶时的明锐很容易驾驶,发动机在低速时显得动力充沛。无论是起步还是并线超车都显得得心应手。但是在高速时,发动机的表现就没有那么从容了。此时能够感觉到后备储力的不足,中途加速感也不那么明显。不过扎实的底盘和激光焊接的车身还是给了我不少信心。看来1.8TSI发动机才是明锐的最佳拍档。
说起斯柯达品牌,也许有的网友对它还有几分陌生。很多人对它的了解还仅仅局限在上世纪末在大街上经常见到的老款法比亚。
速度(km/h) 发动机转速(rpm) 100 2600 110 2800 120 3100
明锐的速度表刻度间距很大,虽然没有装配定速巡航,但是想要保持在一个精确的速度下还是比较容易的。这也给我们的速度表偏差测试带来了方便。了解我们测试的网友都知道,为了避免误差,我们的测试成绩都是车辆的真实速度而不是速度表上显示的速度。
时速表刻度(km/h) 真实速度(km/h) 40 38 60 56 80 75 100 95 120114既然是测试篇,我们当然会模拟一些在日常使用中不太常遇到的状态,比如高速过弯。保持65km/h的速度,直接通过一个90°的弯角(见下图)。明锐虽有一定的侧倾,但车身依然保持稳定。虽然明锐与之前上市的速腾(图库论坛)同样采用PQ35平台,但可以明显感觉到明锐的调校为舒适性做了让步,悬挂到了末期才开始提供足够的支撑,帮助车辆顺利过关。
车辆基本信息介绍
虽然发动机罩上有了明显的斯柯达标志,但是从发动机的参数上我们还是能一下子看出它的来历。85千瓦(116马力)/5200转的最大功率和170牛米/4000转的最大功率告诉我这就是大众的那台老的2.0升发动机。每缸两气门的设计使它在高转速下的表现成了诟病。
上海大众之所以将这款发动机装在明锐的身上,主要考虑的是降低成本,与1.8TSI发动机形成高低搭配。但实际上它并没有与1.6升的明锐拉开差距,无论是发动机功率(1.6升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77千瓦/5000转),还是价格(1.6升手动逸仕版只比2.0升手动逸仕版便宜5000元)。如果1.4TSI能够尽快装到明锐的身上,相信这一情况会有很大改观。虽然这款发动机的技术确实不算先进,但是成熟的技术以及良好的低转速扭矩的确很适合那些对动力要求不高的用户。
变速箱应该是我们熟悉的大众MQ2005速手动变速箱,广泛装配在大众旗下的各款车型中。但是驾驶时的感受与速腾的差距较大,变速箱虽然比较轻柔,但是手感一般,档位也不太清晰,尤其是一档和三挡的距离较近,容易出现挂错档的现象。
明锐的PQ35平台是大众最经典的平台之一。国产的速腾、开迪、途安都采用了这一平台。前轮麦弗逊式后轮四连杆式的悬挂设计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在驾驶感受和乘坐舒适型上的口碑一直很好。悬挂的调校偏向舒适性,在极限状态下的感受还是没有速腾硬朗。
7幅式轮毂造型漂亮。轮胎的尺寸为205/55R16,55的扁平比明显偏向舒适。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原厂韩泰轮胎抓地力略有不足,对最终的测试成绩造成了一定影响。
有的网友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同一款车的测试成绩有的时候会有很明显的差异呢?”其实,除了车辆本身的状况和驾驶者的因素之外,测试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到测试成绩。
0-100km/h静止加速性能测试
看完了车辆基本信息的介绍,到了最终的测试环节。这辆充满这德国大众风格的捷克品牌到底表现如何?答案很快揭晓。
明锐的起步比较好控制,发动机在中低转速就可以有充足的动力,可是一旦到了高转速区间,情况就会截然不同。发动机就像一位年迈的老者,毫无激情可言。
有些失望的我随后关闭了ASR牵引力控制系统,向明锐再次发起了挑战。这次明锐的表现有了一些改进,但是中途的加速感还是不能燃起我内心的激情。
经过反复的尝试,最终的加速成绩定格在了10.51秒。这样的成绩相比厂家公布的12.1秒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实际的加速感受很不明显。从加速曲线上也可以明显看出,起步时加速度始终没超过0.5G,后段的加速度也不高。变速箱在加速时的表现尽职尽责,换挡时的冲击比较小。
0-400米加速测试更需要发动机强大的动力,明锐的表现在我们的意料以内17.6秒的成绩对于一辆2.0升排量的紧凑级轿车来说,确实没有什么可炫耀的。
100-0km/h制动性能测试
明锐的刹车系统为前通风盘后实心盘。这样的配置在这一级别的轿车中比较常见。虽然设计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有了大众的血统,我们对明锐的刹车并没有产生什么担心。
明锐在紧急制动时车身姿态控制得很不错。良好的底盘调校使它在刹车时并没有过多的前倾。刹车踏板的力度非常均匀,并不需要太大的力气就可以把刹车踩到底。此时的ABS虽然已经在卖力工作,但是“打脚”的力度并不明显。随着双闪指示灯的自动点亮,明锐稳稳的停了下来。
最终成绩:40.65米
明锐的制动曲线也很好的反映了实际的制动感受。踩下刹车踏板,制动力在前期的提升得并不迅速。紧接着减速度到达了1.1G的峰值,随后的制动力一直保持在一个不错的水平,而且释放得非常平稳。这样的设计主要考虑到了乘坐的舒适性,虽然成绩并不算非常出色,但是整体的制动感觉还是很稳定的。
连续刹车的成绩也很好的说明了明锐的制动效果。10次连续制动中,只有一次的成绩超过了41.5米,剩下的成绩都非常接近,可见明锐在抑制刹车热衰减方面做得十分出色。
18米蛇形绕桩测试
斯柯达在如今的WRC战场上已征战多年,成绩稳重有升,也让很多人了解了斯柯达品牌的运动性能。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采用PQ35平台的明锐面对桩桶时的表现吧。
简单的几个来回权当是热身。随着对车辆的逐渐熟悉,我也开始对脚下的油门施加更多的压力。
方向盘的造型虽然简单,但是在桩间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转向准确的方向盘总能给我足够的反馈,在激烈的驾驶中间,甚至有机会通过它来修正我在线路上的一点小的失误。
随着极限的临近,明锐的后轮开始变得不安分起来。只要速度达到极限值,后轮就会用明显的甩动来警告你的“粗野”。由于没有装配ESP车身动态稳定控制系统,极限状态下的明锐显得十分躁动,此时的明锐需要的是一个有经验的驾驶员,否则明锐的反抗会让你招架不住。
原厂的韩泰轮胎在绕桩时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抓地力。虽然悬挂在压缩末期虽然能够很好的支撑住车身,但此时的轮胎似乎并没有领会到驾驶者的意图,提前把车子带进了极限。
最终的绕桩成绩为63.54km/h。这已经是一个能够让我们满意的成绩。如果换上一套抓地力更好的轮胎,相信成绩还会有一定提升的空间。从曲线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极限状态下的明锐不很稳定,速度波动较为明显,但如果熟悉了它的“脾气”,它还是能够提供给驾驶员不错的驾驶乐趣。
严酷的测试终于告一段落了,此时的明锐看上去似乎有些“委屈”。的确,2.0升四缸8气门的发动机确实没有发挥出车架的优势,动力上的表现比较平庸。但是良好的操控性和稳定的刹车依然能够体现出它在性能上的特点。
告别了明锐发动机和轮胎的声音,接下来汽车探索还会为大家展示明锐在日常使用方面的特点。斯柯达品牌在大众的引导下究竟会以怎样的形象示人?接下来的乘用篇会带给您明锐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