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词条:奥迪a6l4.2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奥迪A6——国内使用最普遍的豪华车,更是官车的代表,谓之王者毫不为过。 这次,一汽-大众已非简单将在德国呱呱坠地的 第6代新A6照搬进国内, 而是为适应国内用车环境和用户特殊需求, 对A6进行二次开发, 变成中国版的A6L:发动机动力系统重新匹配; 底盘结构重新设计、改造,使其更加符合中国路况; 车身再加长100毫米,营造出近乎奢侈的后座腿部空间,可以说,奥迪进入中国多年, 已将中国富豪们的大车情结揣摩得一清二楚。
造型:更动感 奥迪是一个很讲究品牌传承的公司,它的车型自上到下都有着统一的品牌风格。自从新A8推出以后,新的前脸被确立为整个奥迪车系的品牌特征。
A6L在比上一代A6长宽都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1.46米的车高没有任何改变,这造就了更运动、更具肌肉感的车身。而弓形的车顶线条以及跑车化的车身设计使面向行政级市场的新A6多了不少动感。
此外,新A6L抛弃了上一代A6圆滑的尾部,由尾部两侧向后挑起的一道棱线不但为新A6倍添动感,同时更具扰流板功效,可使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获得足够的抓地力,增强高速行驶状态下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内饰水准:向A8看齐
我们这次试驾的车辆属于4.2 quattro版本,其配置和内饰在A6L系列中是最高一级的。
开关车门时,我留心看了一下,一体成型的前门加上门饰板的厚度有200mm左右!难怪A6L的隔音特别出色。而连一般人不会注意到的车门铰链板也是锻造而成,门下方的多级限位器也非常精致,即使我们这次把车停在斜坡上,开门时想达到第几段都定位很准,正所谓从细节看品质,A6L在这一环节无疑可以得到很高分!
坐上驾驶员座位,首先注意到A6L的中控台与A8相同,都是微微偏向驾驶员,这是奥迪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更加重视驾驶员,这样的布局,让驾驶员在行驶时可以更集中精力在驾驶操控上,自然也提升了行驶安全性。全新的仪表台与中控台很自然地连在一起,形成一体化驾驶操控台。而中控台的上方是一块综合液晶显示屏,既作MMI系统的显示屏,也是车载电视的显示器,在当电视显示器用时,其显示效果还不错。
A6L上的MMI系统最早应用在奥迪A8上,在A6L上该系统已完全汉化,和宝马的Idrive系统相比,两者功能基本相同,不过MMI用起来会更简单,试车时,虽然我们并没有阅读操作手册,但几分钟内就已掌握了这套MMI系统的主要功能,而包括CD、电视、收音机、电话等主要功能都在中控台下部集成有快捷键,一按就会启动并激发相关菜单,确实很就手易用。
和上一代A6将CD换碟器装在行李箱中不同,A6L的6碟CD换碟器安放在副驾前的手套箱内,只需轻轻摁一个电动按钮,手套箱就可打开,非常方便。
A6L另一项很有特色的配置是同样移植于A8的电子驻车系统,将传统的手刹改为电子“手刹”,在起步的时候可以优雅地按键解除“手刹”,启动“手刹”也同样只要手指一动就完成。这里要顺便说一句,A6L在斜坡起动时,是绝无发动机发抖和溜车之忧的!
在安全气囊方面,A6L为乘客提供了6气囊+2安全气帘的周密保护系统。根据意外事故的严重程度,环行展开的2个前排两极释放全尺寸气囊、4个安装在座椅靠背里的前后座Becken-Thorax侧安全气囊以及2个sideguard头部安全气帘系统,会配合安全带张紧识别系统,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超强的安全保护。
说了半天好话也要挑挑刺,A6L的驾驶员座椅技术含量还是比宝马530i低些,行驶时包裹性略有不足,多少影响了在剧烈操控时人车一体的感觉;此外国外新A6采用的转向随动氙气头灯也没能采用,这多少有点遗憾。
动力:动力之王亢奋强劲 虽然在国产车中,有几款SUV的排量要比4.2升大,但A6L这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却仍是国产车中最大的,堪称目前国产车的“动力之王”,据厂家提供的数据,其0-100公里/小时加速仅需6.7秒。要知道,这台V8(8缸)发动机曾被权威专业杂志评为全球十大发动机第二名,与第一名的奥迪3.2 FSI发动机一道占据着世界发动机的顶尖位置。
该款发动机采用每缸5气门设计,同时配以最先进的电子可变气门正时调整技术及电子节气门技术,响应极灵敏、快捷,能够快速释放发动机潜能,其246kw/420 N.m的强大动力水准会令驾驶者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坦白地说,作为大排量发动机,最让人担心的就是油耗问题。试驾中,挂二挡,6000转时车速就可达100km/h;推入三挡,4000转车速可维持100km/h;而一旦挂入6挡,只要约1900转水准车速就可保持100km/h。由此可见在匀速行驶时,这台发动机利用高挡位,会有很好的经济性。随车电脑数值证明了我们的判断:当以100km/h匀速高挡位行驶时,油耗稳定维持在8~9升之间,结合A6L1895kg的车身重量,这是个非常让人吃惊的成绩。
由于不是在专门的试车道进行试车,因此试车时最高车速才达到150km/h,毕竟要确保安全!而即使车速达到100km/h,此时再随便给一脚油,速度也能瞬间飙升至130km/h,而脚底油门这时仍有很大空间。A6L4.2 quattro的最高车速标定为250km/h,只可惜,在日常使用中是没有机会享受这一极速快感的,除非你是在不限速的德国高速路上。
底盘/车身:高强度
一辆轿车,要有良好的操控性能和表现,光有强劲动力是不够的,扎实的车身和先进的底盘系统绝不可少。
本来奥迪A6的车身强度和刚度就一直备受赞扬,A6L在原有基础上再次升华,经强化的车身,抗扭转强度据说提高了34%。高强度的车身,不但对提高车辆安全性大有帮助,对提高行驶性能也大有好处,试车中,在遇到不平路面和车辆过急弯时,都可以感觉到A6L的车身一如平常,并没有丝毫变形扭动,就像大车变小了,整体性非常好,驾驶者信心得到大大加强。
A6 L沿用A8底盘,但设计得更富于驾驶乐趣。其动态悬架系统采用了改进的轻质四连杆独立前悬及梯形四连杆后悬技术。同时,试驾的这款4.2 quattro更装备了自适应式空气悬架,采用空气弹簧元件,具有舒适、自动、动态和高位四种不同模式,四种模式间既可通过MMI系统,根据路况及车速进行手动调节,也可实现自适性调节。试驾过程中,我们分别体验了舒适、自动和高位三种模式,感觉在一般情况下,用自动模式就已经能有非常出色的操控表现了,同时也足够舒适,而高位模式则是专门为恶劣路况准备的。但有点遗憾的是不知什么原因,试驾中动态模式竟不能启用,没能体验到最极限的运动感觉。
在试驾的A6L 4.2 quattro版本上,还拥有quattro全时四驱技术。该系统问世已有25年历史,但却还是首次应用在国产奥迪A6车系上。
quattro的优势不仅是在正常行驶状态下能将发动机动力平均分配到四个车轮,为车辆在路面上提供更大的侧向附着力,更在于当车辆快速转弯或遇到复杂路面时,可闪电般地自动实现各个车轮理想的动力分配,从而为车辆的弯道稳定性以及在湿/干路面上的出色直线行驶性能提供有效保障。
凭借这套系统,在试车中,你完全感觉不到是在开一辆车长5米多的大车。路上有很多弯道,我们都是用120km/h~140 km/h的速度接近,然后大脚刹车,冲入弯道过弯,此时副驾驶位上的乘客也不会感到强烈的侧倾,而车身很准确地跟随方向盘指示的角度转动,让人信心十足。在我看来A6L 4.2 quattro的操控性,和装备了主动转向系统的宝马530i已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总结:
优点:1、空间极大满足国人喜好;2、做工细节无可挑剔;3、动力系统匹配到位,quattro系统的首次运用表现令人惊喜;4、燃油经济性出人意料;5、底盘一如既往的扎实。
缺点:1、座椅包裹性有欠缺;2、国外版本上的一些技术装备有保留;3、自适应式空气悬架发挥欠稳(不知道是试驾车的个别现象还是有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