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词条:奔驰c63 宝马m3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尽管加油站和轮胎经销店很乐于看到我这样痴迷于暴力驾驶的乐趣,但我还是得先向朴实的山村老百姓说声抱歉,虽然他们没有发出过任何投诉,但当我沉迷于每一次的加速、换档以及弯道中的轮胎尖叫时,宁静的山村生活被无情地打破了。虽然一切终会归于宁静,但就像驾驶今天的两款车,想要将转速始终保持在3000转/分以下,简直比让一辆1.0升排量微型车做0-200公里/小时加速测试还要难上加难。至少我承认自己没有这样的定力。
虽然在一切开始前,我反复告诫自己不要痴迷于地板油的声浪,更不能对反打方向盘瞬间的快感成瘾,但不得不承认德国人除了举世闻名的严谨外,他们也很长于撩拨人们的激情。在机油温度超过110度,我的额头上也冒出了汗珠后,我和云鹏选择了让一直保持沉默(也许并非他的本意)的摄影师下车选择拍摄点的工作。在这暂时宁静的瞬间,我对今天这两辆车产生了短暂的抵触情绪,因为我仿佛看到欧洲人眼中头脑简单、只求感官快乐的美国人形象出现在此时此景中……
直列4缸、直列6缸、涡轮增压、机械增压,这些才是欧洲高性能轿车界最常见的搭配;而这两台大排量自然吸气V8似乎更应该属于像Camaro、Mustang之类的美式肌肉车。这便是德国人的高明,即使翻看欧洲媒体对这两款车的评价,也几乎很难找到负面评价,更不用提《Car and Driver》和《Road and Track》这两本北美兄弟刊物了,他们都毫无悬念地给出了少有的好评,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寻找与这两款车对比的竞争车型时,美系肌肉车也同样被他们排除在外,可见M和AMG无论对谁都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可惜的是,直到现在,奥迪也没有发布我们期待中的新RS4,我唯一能找到的外媒评论也是2007年对上一代RS4做的。
实话实说,撰写这样一篇试驾报告的过程与驾驶它们一样很难保持理智,到现在为止,这近1000字的理性分析已经让我筋疲力尽了,稍事休息后还是回归感官世界,让我来为大家描述这场针锋相对的试驾吧。当我因为市区堵车耽误了太多时间,眼看要迟于约定好的时间抵达进山前的最后一个加油站,我按下了M3的POWER按钮,并用左手食指拨动了减档拨片。M3就像一头终于冲进红土场地的斗牛般抖动了一下全身的毛发,用强壮的后腿将身体向前弹了出去。在空荡的六环高速公路上,我看到了前方远处那辆期待中的银色C级车。那个时刻的它真的只是一辆C级,完全与AMG不搭边,因为云鹏为了保持刚清洗过的车身能一直符合摄影师的要求,他居然在这样笔直开阔的高速公路上开着C63 AMG以90公里/小时巡航!这真的让我出离愤怒了,尽管搭档几年来我已深知他慢条斯理的性格,但这是有着超过450马力的AMG啊!于是我用最具进攻性的方式逼近C63 AMG的车尾,并像F1超车动作一般瞬间摆动到与它平行的位置上,同时用减档补油的方式让四根排气管替我发出了愤怒的挑逗……
十几秒钟后,当我们两辆车并肩达到电子系统限定的250公里/小时那一刻,我拿起手台向他发出了一声连自己都觉得匪夷所思的尖叫,这一声只代表肾上腺素,与大脑没啥关系。接下来美妙的山路玩耍就是以这样一个方式开始的,因为进山前的十公里高速公路已经在这种癫狂的状态下被迅速吞噬掉了。
这条熟悉的山路哪里有高速弯,哪里有调头弯,哪里有小飞坡,哪里有适合比拼起步的直道都在我的脑海里。说实话,我们原始计划是让这场玩斗发生在金港赛道里,可惜赛道排期始终处于饱和状态,金港赛道又绝对不适合开展夜斗,所以这条熟悉的、复杂的、乐趣十足的山路便成了战场。在进山后的第一个直道开端,我们将M3和C63 AMG并排停放,第一回合的静止起步比拼蓄势待发了。可怜的摄影师选择蹲在了紧贴两车正后方的位置,我坐在C63驾驶座上,关闭了ESP,左脚踩下刹车踏板,右脚开始挑逗油门踏板了。随着手台里传来3、2、1,出发的口令,令我惊讶的一幕出现了。M3在迟疑了0.1秒后,迅速将车尾呈现在我的视野里,C63虽然早已开始怒吼,但同时手台里也传出了摄影师的哀鸣……
M3的弹射起步(或者叫竞速启动)功力深厚,云鹏说他只是在启动前深踩了一下刹车,然后一个地板油,M3便心领神会地先提升转速到4000转/分左右,然后让双离合变速器瞬间接合,M3便弹了出去。而就在这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发生在C63身上的事情导致了我们身后的摄影师遭了秧。当我左脚踩住刹车,右脚开始地板油的时候,C63的后轮便像一台鼓风机般开始了造烟运动,在车身向前冲出去前,摄影师已经弥漫在烟雾中,高速旋转的后轮卷起的小石子和融化的橡胶碎块混杂着打在了他的身上。所以,第一回合被摄影师叫停,我们也只好就此作罢,得出了M3弹射模式优于C63 AMG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