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词条:轩逸内饰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总销量破26万辆的朗逸、据称每天能卖400辆的轩逸以及即将迎来改款换代的老牌劲旅卡罗拉的较量中,轩逸符合国人审美的大气赢得了大部分人的好感。
但中国有个成语叫内外兼修,移植到车上来的效果就是:如果一辆车的外观设计很大气,那么内饰的设计也不能寒碜。钻进车内,三辆最具分量的车会是怎样的肉搏呢?
内饰篇:
东西好不好,先听群众怎么说。这是无论放在哪里都恒久不变的真理。于是,和外观设计的比较一样,评测现场的其他网友也给了我们最最通俗和直观的意见。
不过,和上次外观轩逸:朗逸:卡罗拉=7:2:1的数据不同,打开车门之后的内饰设计投票意见,变成了轩逸:朗逸:卡罗拉=8:1:1的绝对倒向。
轩逸有温馨的家轿感,朗逸有严谨的稳重,卡罗拉有色调的统一,如果光从设计,我们最多只能达到审美观不同的结论,但是细节、做工、用料就是硬碰硬的结果了。
客观的讲,轩逸在三辆车中的做工可称为上乘,塑料材质以及桃木的选用都比较不错。
卡罗拉虽然在内饰的颜色上达到统一,但塑料感太强则是随后的直接反映。
朗逸的塑料材质虽然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是对于这款车的定位和性能来说,桃木材质的选用则有些“过于老年化”了。
而方向盘上,都采用了多功能方向盘,但卡罗拉在这个级别上则显得不够厚道,方向盘只有一侧具有多功能按键。虽然朗逸的多功能方向盘在设计上是最为协调的,但从功能而言,轩逸的配备较为优秀。
乘坐空间:
让我们继续看数据,这次看的数据是乘坐空间。
在同一位体验者的实地测量上,前排驾驶座位的头部乘坐空间最优秀的是朗逸,后排乘坐头部空间最优秀的是卡罗拉,而对于家轿最看中的后排腿部舒适度上来看,轩逸较为巧妙的成为第一名。
储物空间:
而在储物空间上,作为日系车代表的轩逸和卡罗拉,人性化的设计体现的较为明显,下面的图片细节可以清楚的看到三辆车的区别,毕竟事实胜于雄辩。
除去车内最实用的储物空间外,后备箱容积,轩逸以504L的容积继续在空间设计上拔得头筹。
不得不说,如果说乘坐空间轩逸只是在后排腿部上胜出,那么车内+尾箱的空间比较,几乎优势就成了一边倒的倾向。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德系车的朗逸,我们在评测之前并没有太高的期望,但分隔设计的手套箱、前后门板的储物格等等细节,朗逸确实带给了我们不少惊喜。